就像白色之于黑色,由于白色的存在,才使黑色有了“黑”的用处;就像恶者之于善者,如果不是恶者的“反衬”,便无法体现善者的价值;就像失败之于成功,没有失败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出现成功的质的飞跃……同样,疾病相对于健康,假若没有疾病的“坏处”,那么健康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运用哲学的辩证观点来看,任何相对存在的事物的对立双方都是具有意义的,包括疾病也不例外,何况其存在的意义还远不止仅相对于健康而言。 美国医学会曾经调查显示,在80岁以上的长寿者中,患过病和患有病(一般为慢性病)的占80%以上,一些自恃身体强壮的人,在不经意间反而容易得暴病或突发猝死。譬如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每一患者来说,都是一场足以击毁其精神和肉体的苦难。然而相对于美国德州贝勒大学哲学系的S.Kay图姆斯教授,硬化症对于她却似乎是一件天赐的好事。 在被硬化症长达20年的折磨中,图姆斯“没有空叹岁月和呻吟厄运”,而是以一个哲学家的眼光和头脑,运用现象学普遍相关的透视观,去观察和思考疾病的意义;以一个哲学家的感官,深切地感受着病患中的外部世界以一种陌生的方式对自己所形成的冲击,由此引发出对于生命躯体、人类疾病的本质和医学目的的深刻反思——“当一个每天忙忙碌碌为他人诊治的医生在某天因为自己患病而成为一个由别人诊治的患者时,当一个苦苦瞑思自然世界存在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在某天因为生病躺在床上而将眼光转向自身的存在时,他们也许就会发现,个人只有处于畏惧、焦虑或死亡的状况时,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也许还会发现平时那些不屑一顾的临床故事,原来是一些难能可贵的有关病患体验的现象学描述,那些形而上的心身关系、意识与存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等哲学问题,原来就在我们自己的存在之中。”……图姆斯于病中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感悟,几乎是每个重症患者都可能有过的心灵体验,但她的表述——《疾病的意义》,却达到了世界唯一的境界和程度,成为反观现代医学正误的一面镜子,也使她成就为一个“伟大的患者”。是疾病使图姆斯的哲学品位得到了升发。因她“以自己扎实的现象学哲学素养与特有的病痛体验,打开了现象学研究医学过程的大门”,从而获得了象征现象学研究最高成就的爱德华·G·贝勒德奖。如果不是疾病,图姆斯的哲学家头脑即使再聪明,恐怕也不会与这个奖项有缘。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33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