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疠
    疫疠与六淫同属于外感病因,是一种毒性与传染性极强的致病因素,致病后称作疫疠,或叫瘟疫。  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传染性强等。疫疠所致之病证种类很多,但临床常见的主要有瘟疫、疫疹、瘟黄等证候。
    besoo2020-1-13
    2740
  • 病因及辩证(11)
    ④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3.常见的瘀血证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不同而异。瘀阻心脉,可见心悸怔忡,心胸刺痛,痛引肩背内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瘀阻胃肠,可见
    besoo2020-1-13
    2610
  • 病因及辩证(10)
    3.痰饮致病的特点:(1)咳吐多量痰涎,喉中痰鸣;(2)有眩晕、神昏、满闷、肿胀等症状;(3)各种肿块、瘰疬、结节等多为痰核流注;(4)兼有脾虚证候;(5)苔腻,脉滑。  4.痰证证治:    (1)寒痰:痰稀色白兼有寒象,治以温化寒痰药。
    besoo2020-1-13
    2560
  • 病因及辩证(9)
    3.情志变化可使脏腑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也可影响情志变化,如肝气郁结,烦燥则怒,肝火旺则暴怒;心火亢盛则狂燥,癫狂等。  三、疫疠疫疠是外来致病因素之一。由疫邪或疫气引起的伤人毒烈,互相传染,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的疾病也称为疫疠,即急性
    besoo2020-1-13
    2690
  • 病因及辩证(8)
    七情病的特点:    1.人的情志活动与相应内脏有密切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的情志变化所伤也多病及相关的
    besoo2020-1-13
    2680
  • 病因及辩证(7)
    (3)火热之邪使血流加速,甚则迫血妄行,加之火热灼伤脉络,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紫斑等。  2.常见的火证:    (1)实火:感受火邪热邪引起,或因外感其它病邪后转化。表现发病急,面红目赤,肿痛,高热恶热,烦渴,口干舌
    besoo2020-1-13
    3820
  • 病因及辩证(6)
    2.常见的燥病:    (1)外燥: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②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恶寒
    besoo2020-1-13
    2940
  • 病因及辩证(5)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秽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
    besoo2020-1-13
    2870
  • 病因及辩证(4)
    (2)内寒;:阳气虚弱后各脏腑功能低下,衰退出现阳虚里证,畏寒肢冷,气短、唇青、腹胀便溏。纳差,腰脊冷痛,小便频数,男子阳萎,女子带下清稀。  (三)暑及暑证暑为夏天的主气,与火、热有共性,均属阳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节性或多在烈日、高温
    besoo2020-1-13
    3890
  • 病因及辩证(3)
    (二)寒及寒证寒是冬季的主气,故寒病多见于冬天,但其他季节亦可见,外寒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直中脏腑为“中寒”,也可与他邪合并致病为风寒、寒湿等,内寒是脏腑阳气不足,主要是肾阳不足所致。  1.寒的性质和特点(1)寒为阴
    besoo2020-1-13
    2410
  • 病因及辩证(2)
    1.风的性质和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阳易伤上,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2)风性轻扬: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等上部而产生
    besoo2020-1-13
    2830
  • 病因及辩证
    一、六淫  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
    besoo2020-1-13
    228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