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3岁前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besoo2020-01-13  42

导读:孩子缺乏判断能力,需要父母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此来确定行为界限。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做规矩比较好呢?怎样制定规矩才会有效呢?让孩子形成规矩意识,时机非常关键。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都还不够,你讲的规矩,他不一定懂,也…

【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3岁前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缺乏判断能力,需要父母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此来确定行为界限。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做规矩比较好呢?怎样制定规矩才会有效呢?让孩子形成规矩意识,时机非常关键。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都还不够,你讲的规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大一点的孩子,坏习惯已经养成了,纠正的难度更大。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性来看,2岁以前,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时期,这一阶段,孩子需要父母全身心的爱,无条件地接受他、爱护他。2岁以后,孩子进入自主探索期,他开始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行为判断能力,这就为孩子接受规矩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开始发现“什么是我要做的”,“什么是妈妈要我做的”,这个时候行为的自主意识更强烈。

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并有利于他们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存在,从而逐渐建立习惯。

比如,我们家两个孩子,从小吃饭都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也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需要我去制定特别的规则:“吃饭时必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然而,有一年我们回国,当时大宝4岁,小宝2岁半,孩子们到了新环境,一些习惯就被打破了。小宝一开始吃饭坐不住,外公怕他饿着,拿着饭碗追着他喂,于是小宝就养成了在外公家吃饭可以到处走、到处玩的习惯。后来,外婆说这样不行,要纠正,然后跟小宝申明“吃饭时必须坐自己的椅子”。那段时间我不在家,等我回家时,家里正在上演“吃饭拉锯战”。这件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如果一开始不给孩子定好规则,那么以后再定规则就意味着禁止,执行规则必然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

避免一个误区:规则的随意性

如果规则只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和感受,想起一出是一出,比如同样一件事只有当自己不能容忍时才想起,那么家里可能就变成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新规则”。这样制定的规则是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孩子自然也无法接受。

比如,我们都认同打人是不可以的,但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小打小闹可以(大人和孩子疯的时候常常这样),打人打到别人哭、打到疼就不可以,这样去和孩子解释,孩子很难判断“这件事情我到底可不可以去做”。所以,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要注意,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决定,而不是由事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03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