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_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besoo2020-01-13  63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近日微博上公开了北京裸奔哥的身份。大多数人都认为裸奔哥哗众取宠博眼球,究竟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揭开他的面纱。近日,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厉槟源,在微博上公开望京“裸奔哥”身份。在他的工作室…

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_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乐雅养生网导读: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近日微博上公开了北京裸奔哥的身份。大多数人都认为裸奔哥哗众取宠博眼球,究竟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揭开他的面纱。

近日,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厉槟源,在微博上公开望京“裸奔哥”身份。在他的工作室,有十字架、小摩托、充气人模等之前出现在望京“裸奔哥”图片里的道具。“没错,这事儿是我干的,刚又出去转了一圈。以后不去了,拜拜……”昨日凌晨3点25分,微博上一组男子扛着十字架,全身赤裸骑着摩托车疾行街头的图片,揭开了近两个月来被网络热议的望京“裸奔哥”的面纱。

多数网友认为有哗众取宠博眼球之嫌,并表示不会认可和接受此类“艺术”。也有网友表示,此举虽然很“奇葩”,但并没有影响其他人,应该以生活中发生的趣闻看待。还有网友认为通过类似“行为艺术”或相应举动获得关注和争论,可以带动公众了解作者其他真正的艺术作品,属于艺术营销。

对于自己夜晚祼奔的动机,厉槟源表示在生活和创作中遇到一些瓶颈,感觉自己被很复杂的现实所禁锢,总有一种不稳定感,于是突然萌生了这个想法,属于宣泄困惑,无关艺术创作。

近年来关于裸奔的新闻频频出现在网络上,裸奔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热词。有人裸奔为表达不满,宣泄情绪,望京“裸奔哥”竟然是为了宣泄困惑,那么到底裸奔者的心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裸奔者的心理分析:

裸奔/裸奔者,或心理过于脆弱,或精神上遭受了重压。从精神医学研究角度看,裸奔是一种行为紊乱现象,是病人在精神疾患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异常行为。

人都有各种需要,某些需要在社会正常的伦理道德下不能满足时,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伤,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如果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这些不良情绪就会被释放出来,有时表现为思维障碍和行为异常。

裸奔就是多种多样的异常行为中的一种极端现象。但外因只是一种诱发性因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因。产生精神分裂或行为紊乱,常常与一个人的个性或身心某方面的缺陷有很大关系。人的身心状况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假如在生活中形成一种封闭的自我心理状态,对一些事物总是产生“钻牛角尖”式的不良看法,而自我调整能力又比较差,无法有意识地调控自己不健康的心态,日积月累,不良情绪就会越积越多,存得太多了,心理无法承受便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决堤而出。

那些没有精神疾患而裸奔的人就是在种种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有人希望自我表现,有人希望被关注,有人希望成名,有人则寻找刺激等,凡此种种而裸奔者,均属于不良心理的释放和表现。总而言之,归结起来,裸奔者的心理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精神异常者。这些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知能力,由于精神紊乱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行为。这些需要进行医学治疗。

2、刺激的需求。比如有人内心空虚,或者生活过于平淡,想成名或者出人头地又找不到适合的途径,唯有寻求一些刺激,新奇的或者富有刺激性的事情才会令他们开心,快乐,于是便追求裸奔来满足这种刺激。网上就有人写过自己半夜裸奔的经历和感受。N次裸奔的罗伯茨就属于这种,他在多次的裸奔中感觉到快乐和有趣。

2、被关注的需求。此时裸奔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有些裸奔者在某些压力比较大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时,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如失恋者,遇到不平事件者,这些人在遇到压力极大时失去理性判断,同时又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喜欢冒险者或者追求个性,标新立异者,会采用这种过激的方式来挑战自己,表现自己,比如有人会在夜深人静时出来裸奔,挑战自己的极限,释放内心的压抑;有人会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公众目光,同时又彰显个性,有人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等。

4、发泄的需求。还有一些人,平时生活中有些事不敢做,内心又很想做,担心别人说三道四,或者是现实条件不允许,不符合道德规范等,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特点,在网络自由裸奔,随意说话,骂人,拍砖,踢人,偷东西,结婚,养宠物等,宣泄内心不满,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拍裸照,吸引网民的关注,这种裸奔可以让一个人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感受自己;这种裸奔是和现实生活的一种完美结合,可以把一个人更全面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而不担心公众的直接批评或攻击,也不用为此承担责任。

总之,这些裸奔者大多数人属于心智不够成熟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人个性有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大部分人不能接受约束,不愿被限制,不想自律,更不愿意追求心理成长,有人是为了呈口舌之快,泄心头之恨,或多或少的想让这个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希望周围的人围着自己转,以自己为中心,一旦有什么不能满足自己的,就随意辱骂或者攻击而不负责任,甚至不计后果,更不考虑社会道德和约束。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个途径是认知。根据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人有自创的能力也有自毁的能力,将自创自保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关键靠改变认知。科学实验告诉我们,改变了认知确实有巨大的帮助。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有一个说法,说刘和珍被害已经一年了,“忘却的救主”降临了。我对这个“忘却的救主”不懂。后来我到美国学心理学才知道,西方把对我们天然有利的思维方式都称为“救主”。人有一个本能,就是“忘却的救主”,这在西方就发展出一套医治理论,如果我们将不好的东西主动排除,就会促使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往好的方向发展。

认知的第二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我们自尊的问题。自尊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它是一种深层次的生命感受。自尊有正面的和负面的态度,包括了认知成分,也包括了感情的成分,是一个结合体,高自尊会使我们能够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良好的自我感觉。自尊心高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自我感觉比较好,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懈继续努力,生活的满意度相对也比较高。自尊和身心健康关系比较明确,比如说相关系数,是正的相关,自尊心越高,身心也健康,自尊心越低身心也不健康,这是正相关。相反来看,自尊心和羞怯的程度是不相关的。自尊心高的人,他也会失败,但是失败之后产生的抑郁和焦虑要比低自尊心的人缓冲很多,而且高自尊心的人他可以倾向于用提高自我的办法来应对困难,比如说我做生意这次失败了,那没有关系,说明这个生意还是低水平的,以后我做高水平的生意,可能还是会成功的。用自尊心测量问卷,将自尊心最高二十个和最低的二十个人都请来,做一件同样的事情都受到失败,我们发现高自尊心比低自尊心的人受到的压抑低。我们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个测验,失败了不是你们的原因,而是别的原因,结果发现两组情绪都有改善,高自尊心的人改善要更为明显。

要改变性格特点。我们有很多人具有A型性格的倾向,A型是不是血型?不是的,是性格。最早提出“A型性格”这一概念的是一位美国学者弗瑞德门。他在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之后发现,可用4个单词来概括其特性:易恼火(Aggr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ger)和急躁(Impatience)。这4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为AIAI,其中有2个A字,弗氏便称其为“A型性格”。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好生气。前不久有研究表明,老是对别人有意见的人容易得心脏病。A型性格是不是就不能改变,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认知就怕你不知道,一旦知道改变很容易,比如说下棋输了又怎样,大家玩一玩,玩的过程中我努力赢,但是输了也没有关系。

毛主席说过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要以为退下来很容易,退让是非常聪明的、具有崇高哲学的水平运动。人都会有错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要时时防着你可能错,可能失败。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万一的,万一失手了,有1%还有回手的余地。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以为百分之百,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事情坏了还有回旋的余地。我们生活中经常是该躲的不躲,所以搞得恶性循环。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二个途径是从社会交往入手。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社会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三个途径是重视适度的体育锻炼,特别是那些有助于我们心理平静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不单纯使我们血液循环增快、代谢改变、耗氧,而且对心灵也是巨大的安抚。

保持心理健康还要从业余活动入手。古人云,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我们见识广了,爱好广泛,自然而然什么问题都看得清楚。要学会放松,尽管我们很忙碌,十分钟的时间可以留出来,在这十分钟里有一个舒适的坐姿,从上到下放松,如果不会放松,你就可以把肩膀绷紧,绷久了你肯定受不了,慢慢就会放松了。还有面部,放松和紧张要相对应。

对于压力,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都是有压力的,而且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个压力处在什么环境,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我们能否脱离这个压力的环境。可以有一系列的方法来应对压力。第一,做事不要超出可操控的范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开汽车什么时候感觉安全,感觉要飘起来,有点不可控制了,肯定不安全,感觉应付自如肯定是安全的。第二,感觉有压力发生,不要当作没有,要赶紧应对。第三,人生在世要学会孔夫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灵活机动才能够更好地生存,该逃的时候要逃,逃并不是怕死而是为了更好地进攻。第四,不要太后悔,所有人都会犯错,歌德说,人只要奋斗就会犯错。什么都不干肯定不会错,只要干事肯定会有错,有错没有关系,下次少一点错就可以了。第五,要有自信心,现在广告说“我能”,能是第一条,然后看能到什么程度。第六,不要张罗太多事,有的事要学会拒绝,做不了的事要用婉转的办法来拒绝。第七,生活要有变化,但是不要变得太多。第八,人生在每一个阶段一定会有事情发生,对这个事情都要有思想准备。第九,要善于宣泄,不要老是心里压抑,对身体不好。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四个途径是学会安排时间和资源,避免发生冲突。首先要找准目标和重点,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来组织我们的时间,重要的事情先做,要学会将复杂的事情搞简单。心理学有很多实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情永远做不好。要面对现实,哪怕你再忙也要安排时间放松,这是可以做到的。想一想放松可以让你活很多年,何不拿点时间放松?也要学会放弃,前途有一些不确定性,因此张罗的事太多,搞得身心疲惫,统统不放弃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要调动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厌倦。当领导干部的年初做计划,然后实施、报告、评比,第二年又来做计划等等,年年这么搞肯定会烦,因此要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方法。现在有一种职业倦怠,凡是付出多的人,比如说护士、中小学老师、警察,如果不进行心理调整就会倦怠,表现为不愿意干事、情绪恶劣。要关注你的健康,要睡到自然醒,如果不能睡到自然醒,要胸中有数,已经亏了自己了,要想办法弥补。不要暴饮暴食。千万不要乱吃药,一定要看正规的医生而且是负责任的医生。要避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比如说半夜不睡觉,烟抽得多喝酒也多。要帮助别人发展友谊,同时也要接受自己。只要我们重视了心理健康,并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工作顺利。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087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