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的征兆_自杀行为有何征兆

besoo2020-01-13  88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自杀行为的征兆,在百度搜索大学生自杀的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的大学生的自杀率有增无减,而且时间多集中在3-5月,自杀行为的征兆,一起来看看!据了解,在美国各年龄段人群死亡原因排名中,自杀位于第11位,每16分钟就发生一起自杀…

自杀行为的征兆_自杀行为有何征兆

乐雅养生网导读:自杀行为的征兆,在百度搜索大学生自杀的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的大学生的自杀率有增无减,而且时间多集中在3-5月,自杀行为的征兆,一起来看看!

据了解,在美国各年龄段人群死亡原因排名中,自杀位于第11位,每16分钟就发生一起自杀事件。另外,在25~34岁和15~24岁两个年龄段,自杀分别是第二大和第三大死亡原因。研究还发现,虽然女人企图自杀的几率是男性的2~3倍,但是男性自杀危险比女性高4倍,其中75岁以上老年男性自杀率最高。

在自杀者中,90%以上的自杀都与情绪紊乱及其它精神疾病有关。有专家曾经在北大、清华等院校做过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杀人群中,在自杀的最后一刻,有60%的人达到了抑郁的程度;有20%的人生前是抑郁症患者。因此,美国急诊医师学会提醒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一“要命”现象,并且特别列出自杀行为的征兆:

1、情绪低落或极度悲伤。

2、感觉万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无目的,对任何事情无兴趣。

3、格外关注死亡或暴力等话题,经常“想一死了之”。

4、寻求服毒、刀枪或其它方式自杀。

5、情绪剧烈摇摆,喜怒极度无常。

6、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外表、行为及性格反常。

7、危险或自毁行为,如疯狂驾驶、吸毒等。

8、突然少言寡语,很平静。

9、生活遭遇危机或挫折,包括学校、工作、人际关系问题、失业、离婚、亲人过世、经济困难、绝症诊断等等。

10、整理物品,包括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送人或扔掉,对家人及朋友进行“诀别”访问,草拟遗嘱或者写绝笔信等。

一旦发现有人威胁要自杀,那么千万别大意,一定要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措施:

1、不要让当事人单独一人呆着。不让其接触枪、刀、药等“自杀之物”。

2、寻求医院及其他专门机构的帮助。等待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对当事人“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

3、对当事人问话,以了解其自杀方式以及是否真的是“有计划自杀”。

4、如果当事人一旦实施自杀,应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可能实施现场急救。

大学生成自杀高危群体 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

据《中国日报》的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20岁~35岁人死亡的第一原因。西方研究显示:中国青年自杀剧增,每天约有600多名中国人自杀,有自杀企图的人在250万~350万之间,其中青年人占据不小的比例。

今年上半年,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某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状况展开调查,他在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的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 大学生缘何走上绝路 据专家们分析,大学生自杀率攀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

1、心理疾病。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2、恋爱失败。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3、学习压力。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林永和教授表示,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

4、家庭原因。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此外,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5、社会压力。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 此外,媒体经常报道自杀他杀现象,对受众有感染作用。网络上曾出现的“自杀方式研究”等帖子转载率很高,这对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很可能是一篇指南。

心理危机干预靠全社会的努力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

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研究表明,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的24小时内,小的挫折和人际关系的损失的发生频率都很高,帮助他们缓解这些困扰,往往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但是,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由于经费等问题,规模非常小,水平也不高。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庆、四川和浙江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开设2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但囿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很多时候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被接听。

尽管政府部门要求各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危机干预,但高校中的专职心理咨询员数量却严重不足。

例如,目前北京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员不到100人,而需要量至少为200名。现有的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水平并不高,不能为学生提供有实效的帮助。此外,由于职称和晋升得不到重视,专职心理咨询员的流失也很严重。

因此,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机制,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联系到如今中小学里千方百计躲闪和回避“挫折”的情形,如学生做错事不批评、作业题错了不打“×”、学期评语不写缺点等,人们不禁忧虑,在这种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刻意营造的“没有差别、没有竞争、没有先后”的“无挫折”环境和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是何等的脆弱不堪!

有专家呼吁,应该有意识让青少年在挫折中去体验痛苦,逐渐增强对挫折窘困的耐受力,以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理智地正视人生的风云变幻,勇敢面对逆境与厄运的挑战。要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选择自杀,这种行为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他就是不负责任”。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10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