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本身并不令人愉悦,可是人们却往往能够从对别人的讽刺中获得共鸣。”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讲师李明指出:“绝大多数人的内心中,都对别人存在某种或隐或显的不满,这些不满又因为自身道德感的压抑而未必能得到充分表达。当听到别人以某种讽刺的方式表达了这种不满时,我们自己便会在感到释然的同时,避免受到自身道德感的谴责——于是群起而和之——这其实是一种替代性表达。”
“我们都喜欢能让大家哈哈大笑的人,不是吗?”苏拉相信,正是这样的言语习惯让她在很多场合都大受欢迎,比如说当她戏称老板的秃头“苍蝇落上都劈叉”之时。唯一的遗憾是,这些看似无害的俏皮话,有时也会让她感到一丝冷清。“当我想找个人认真聊聊心里话时,却常常发现没有听众。也许,大家都害怕被我抓到要害。”她说。
谁在讽刺?在讽刺谁?
不同于苏拉的娱乐精神,另一些人的讽刺却充满彻骨的寒意。语言成为他们贬低他人、体现优越的一件利器。妙语连珠的言辞,传递的内容却是厌恶、轻蔑和高人一等。人际互动中,充满了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
贝拉的一位女同事就是如此:“她对谁都是毫无遮拦地挑剔,甚至会当面奚落公司的洗衣工‘你们那村里有红绿灯吗’——好像骂人不用脏字就多了不起似的!”
“谁在讽刺?在讽刺谁?”武汉子和心理的心理咨询师张沛超解释说:“他们通常是在被讽刺的经历中学会了讽刺他人,把一个‘有教养,但又非常严厉,同时高高在上,自己无力还击’的客体形象内化于心,成为超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时时刻刻都试图去讽刺,不是对内就是对外。我们能看到的、他们通过言语行为对外界所进行的讽刺,不过是他们无意识世界中这一秘密的偶然泄露。”
我们都活在自己眼中那个“相对真实”的世界里。那些总在不自觉中讽刺伤人的人,其实挺可怜的——他们悲哀地相信了“讽刺”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生存基调。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机会习得更好的与人相处的方法,似乎要想不被人讽刺,只能先发制人,去讽刺他人。联想到读者无数的张爱玲,笔墨间留下那么多让人惊叹的妙语佳句,却很难让我们相信她是一个时常感到幸福的女人。
同一个游戏规则
讽刺与被讽刺,更多时候是两个群体相互回应的游戏。“以讽刺者为代表的人群内部,会把讽刺行为美化,视为一种艺术或者幽默;而以被讽刺者为代表的人群内部,则把这种讽刺丑化,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攻击。
实际上两者都在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心理的投射。自身不愿接受的缺点,会被投射到别人身上,然后以讽刺别人的方式折磨自己。”李明补充说,“喜欢讽刺别人的人,自己往往也并不快乐;对自己欣然接受的人,也很少为此感到受伤害。”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听到他/她的讽刺话,不附和,不一起哈哈大笑,让当场的气氛冷下来,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你还可以追问:“邀请我一同嘲笑别人,是否是你的本意?还是,你想确定我们更加亲密?”如果你做不到,不妨也借机想想——是什么刺激了你对这个世界的不宽容。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注意别人的反应
当你沉浸在讽刺他人的自娱自乐中时,也许应该稍加留心,观察其他人的反应,考虑场合是否合适。
■ 回忆一下
你自己被讽刺过吗?这种经验让你想起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你只是因为太过惧怕这些负面反应,而试图把它们“丢到”别人身上?
■ 停止谴责自己
如果你的生活因此麻烦连连,反过来再批评自己是没用的。这不是你的错,好人也会说错话。你要做的,是放弃以前习惯了的与他人发生联结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去找你的心理医生。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475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