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哈尔滨春节的注意事项
1、哈尔滨春节言语上的注意事项
忌恶声谩骂,大声呵斥、小孩哭闹。这样是对神灵不敬。
2、哈尔滨春节行动上的注意事项
春节已经出嫁的女儿忌回娘家
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已经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如果回娘家意味着会把娘家吃穷。
春节忌动刀剪、针线等
俗话说“初一动刀和剪,口舌是非会难免,初一动针线,挑了龙筋长针眼(生下的孩子,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有准备要生小宝宝的粑粑麻麻们要注意了)初一动斧子,劈柴,财再也不会回来了
春节忌中午午睡
过年期间,不要白天午睡,这样表示这个人全年都会很懒,并且在过年的时候会有很多亲戚朋友来拜年,白天在午睡的话显得对别人很不礼貌俗话说“初一动刀和剪,口舌是非会难免,初一动针线,挑了龙筋长针眼(生下的孩子,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有准备要生小宝宝的粑粑麻麻们要注意了)初一动斧子,劈柴,财再也不会回来了
还有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打发(大发,发财之意)”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时。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
3、哈尔滨春节安全上的注意事项
驾车安全
春节免不了要饮酒,春节期间的道路上,肯定是车多人多,驾车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在这提醒各位:”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相聚在一起的亲戚朋友也不要劝酒,各人都要量力而行。把安全始终记心间。
注意孩子的安全
春节期间一般都会给孩子买一些鞭炮之类的东西,这时候一定要把安全知识讲给孩子听。
防盗安全
回家过节的朋友,走之前一定要检查门窗、锁具的安全状况,一定要把家里贵重的物品随身带走。
饮食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要少吃油腻的食品,少饮酒,应多吃些蔬菜和适量的粮食,让吃进去的营养达到相对平衡,其代谢产物达到酸碱平衡,过节每家都会多买些食品,当天吃不完,隔天未再彻底加热,就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还要防酒精中毒,酒精实际上是一种毒饮酒过量或酗酒则会出现语无伦次、行动不稳、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状以及“乐极生悲”的不良后果。
哈尔滨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吃饺子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哈尔滨春节的发展历史
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
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的雏形。
汉朝时,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也越来越丰富。
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大的朝贺庆典对内显示国家太平,对外彰显中华帝国国威。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