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何养生

besoo2020-01-13  267

导读:一、冬至如何养生1. 冬至如何养生之运动锻炼2. 冬至如何养生之饮食保健3. 冬至如何养生之晚上泡脚4. 冬至如何养生之预防感冒二、冬至养生吃什么食物三、冬至有什么风俗冬至如何养生1、冬至如何养生之运动锻炼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

冬至如何养生

文章目录

一、冬至如何养生
1. 冬至如何养生之运动锻炼
2. 冬至如何养生之饮食保健
3. 冬至如何养生之晚上泡脚
4. 冬至如何养生之预防感冒
二、冬至养生吃什么食物
三、冬至有什么风俗

冬至如何养生

1、冬至如何养生之运动锻炼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2、冬至如何养生之饮食保健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3、冬至如何养生之晚上泡脚

正所谓“寒从足下生”,在中医的阴阳属性上,寒邪属阴,下半身属阴,所以冬天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对于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的时候,最好选用高一点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将整个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凉。如果头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据各人喜好,还可以加入几片姜或些许盐,也有助于驱寒和治疗脚部皮肤等疾病。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喝杯姜糖水,能温脉养血。

4、冬至如何养生之预防感冒

冬天除了用饮食预防感冒外,还可以食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保护身体。比如将麝香虎骨膏贴于涌泉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这样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效果。

另外将食用的小苏打用凉开水配成6%的水溶液或5%的醋溶液,每次滴鼻2~3滴,或用棉签蘸取擦鼻孔,每3小时一次。用茶壶或者茶杯一个,倒入开水后使鼻孔对着冒出的蒸汽呼吸,距离以能忍受为宜,直至水不冒气为止,每日5次,对预防感冒和鼻炎都有一定好处。

冬至养生吃什么食物

1、羊肉: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2、猪肉:相比于羊肉和牛肉,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而脂肪含量高。猪肉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3、黑米: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

4、生姜:冬至的另一道民俗食物是腊味姜饭,生姜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一植物以肥厚而具辛辣气味的地下根茎作为入馔的材料,细分来又有白姜、黄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种,常见的生姜多半则是辣味适中的黄姜。

冬至有什么风俗

1、庆贺仪式:《清嘉录》记载:“冬至大如年”,意思是说冬至日对古人来说就像过年的一样,非常的重视。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所以古人在冬至日都会举行庆贺仪式。

2、祭天大典:在唐宋时代,冬至日民间都要举行祭天祭祀的活动。官府要放假并举行相关的仪式,名为“贺冬”。而且皇帝还要在这一天去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3、祭祀祖先:在明清的时候,人们对冬至就更加重视了,而民间有多在冬至日祭扫祖墓的风俗。到了冬至日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去祠堂祭祀祖先,并向长寿年长者祝福。

4、吃饺子: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而且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所以,现在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1312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