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鼹鼠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鼹[yǎn]鼠[shǔ],一种哺乳动物。隐鼠(陶弘景)。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鼹鼠一词在某些国家中还有“间谍”的意思。山东称鼹鼠为地皮子,菏泽地区称反耳瓜子。在甘肃岷县、通渭、会宁一带俗名“蛤蛤”。春、夏、秋季挖掘洞道捕捉,或用竹弓、鼠夹等工具捕捉。药用部位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解毒蚀疮,散结解毒,泻肺平喘,驱蛔杀虫。治恶疮疔肿,胃癌,肺热咳喘,小儿蛔虫病。广泛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分布于我国东部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贵州等地。
2、用法用量
2.1、来源: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
2.2、性味归经:咸,寒,无毒。
2.3、《别录》:味咸,无毒。
2.4、《食性本草》:“寒。”入心、肺经。
2.5、鼹鼠可以解毒,理气,杀虫。治痈疽,疔肿,痔疮,喘息,淋病,蛔虫病。内服:烧存性研末,3~5分;或煮食。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涂
鼹鼠的副作用
鼹鼠一般没有特殊副作用。
鼹鼠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别录》:主痈疽,诸瘘,蚀恶疮,阴匿烂疮。
2、《本草拾遗》:肉:主风,久食主疮疥痔瘘。膏:堪摩诸恶疮。
3、《本草图经》:风热久积,血脉不行,结成疮疽,食之可消去;小儿食之,亦杀蛔虫。
4、《东北动物药》:解毒,理气。治疔肿,痔疮,淋病,喘息,胃癌。
5、治疔肿恶疮:鼹鼠一只。烧焦研面,取醋二两煎至一两,再加入适量的鼹鼠粉末,搅成膏状贴患处,用香油调涂亦可。(《东北动物药》)。
6、治胃癌:鼹鼠一只。用瓦焙成焦黄色,研成粉末。每次五分,黄酒冲服,日服一次。(《东北动物药》)。
7、出自《名医别录》①《别录》:鼹鼠在土中行,五月取,令干,燔之。“②陶弘景:”鼹鼠,形如鼠,大而无尾,黑色,长鼻甚强,恒穿耕地中行,讨掘即得。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132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