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太极拳练气吗
1、太极拳练气吗
太极拳的用意就是要在身内落实拳理,用内意,行内气,走内劲,通过内在的意念指挥气血运转,牵动人体的经脉与骨骼进行全身环状圆弧运动,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
太极拳是练体、练气、练神的三步功夫,先求肢体的松柔舒适,再求心情舒畅,自在安乐,练后达到气势磅礴,内气充盈,神舒体静,内外皆美,一练拳,就进入到这种极为舒服轻松愉快的境界中,这就是太极拳进入所谓的气功态,也是后天返先天的先天状态,也是练拳应该练到的拳味。到了这个时候,良性循环代替了日常生活因种种压力带来的恶性刺激,去掉的是病痛和烦恼,剩下的只有快乐和健康,练太极内功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畅通内气,驱百病,长气血,健壮体魄,精满神旺,气充劲足的健康境地。
2、太极拳三大基本功
2.1、活臂
四肢乱动,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体完整而动的现象。上肢松软沉坠这是练下沉功夫,气沉丹田的需要,耸肩抬肘,臂手僵硬,使气上浮,导致心胸紧张与“上虚下实”之道唱反调,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这种机理是浅显易懂的。
2.2、动腰
动腰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提起精神以立身中正为条件,以脊柱为轴,缓缓地进行全身腿足臂手的旋拧带动操作。“动腰”动作主要是拧腰,是以脊柱为轴,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旋拧动作。拧腰,就像洗脸拧毛巾一样。不会拧腰就不会就不可能把足手动作相连作好,达不到上下相随,全身动作完整的要求。
2.3、坐腿
打拳时,屈膝弯腿,身心在大松大软的意含引导下,不断向下松沉,上身躯干好像坐在凳子上一样,增加腿部的负荷,不断延长单腿负重的时间,迈步向前退后仍要轻灵稳当,如履薄冰缓缓移动重心(不能冲)。同时再利用拳式步型、步法的转变,两腿不断地交换着单腿负重的势态来进行拳架的运作。
3、练太极拳的好处
3.1、能疏通心脑血管
练习太极拳是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的,也能疏通血管。
3.2、能保护肠胃
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是需要进行腹式呼吸的,推动膈肌的升降运动,通过胸腹的运化带动我们的肠胃进行积极的蠕动,这样也能有效的促进唾液的分泌,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当一个人的消化吸收状况达到好的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身体也就是很健康的了。
3.3、延缓衰老
我们身体的运动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骨骼肌产生收缩从而带动骨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直立于世,行走在天地间,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
练太极拳的三大误区
1、不循规,不守法,随心所欲
学太极拳不仅需要明师指导,而且要遵规守法,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很多人初学太极拳只会照葫芦画瓢,忽视内在修炼,其实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应该是内外兼修。
2、曲解“得意忘形”的内涵,忽视基本功训练
对于太极拳内功与盘架之间的关系,有的专家认为,太极功夫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推手推出来的,而是长期盘架练出来的,功夫在于套路之中。
只有在传统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况,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离开盘架子,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极拳的功能,就无从谈起。
3、不相信“松柔是太极之母”
有些学太极拳的同道们,却不相信“松柔”是练太极内功的基础,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极拳大师曾经学过某某外家拳为例。说明光有太极的“松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须同练外家拳,只有内外两家结合,才能产“太极功夫”,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这些糊涂的认识,影响太极功夫的形成,也影响太极拳的健康发展。
哪些人不适合练太极拳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
有一些人天生敏感多疑,而且性格孤僻,在平时很容易惊动河东路,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做事多小心谨慎,或者喜欢钻牛角尖。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
因为练气功是需要一定耐力和定力的,在练功之前一定要仔细对照,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应该认真的练习。
3、有潜在精神病发病因素者
如果家族中有直属亲戚患过精神疾病,或者在练气功的人曾经出现过狂躁症和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
4、有精神障碍倾向者
如果体内的精神障碍因素被激发,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兴奋灶,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精神异常的现象,并且不能够恢复到练功前相对来说比较正常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