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的功效与作用_蒺藜的药用价值

besoo2020-01-13  175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中草药蒺藜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图片、蒺藜的药用价值、蒺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蒺藜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乐雅养生网。蒺藜简介蒺藜图片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的药用价值蒺…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_蒺藜的药用价值

乐雅养生网导读:中草药蒺藜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图片、蒺藜的药用价值、蒺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蒺藜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乐雅养生网。

文章目录

蒺藜简介

蒺藜(jílí)又名白蒺藜、屈人等。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

蒺藜图片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1、《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2、《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

3、《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

4、《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

5、《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

6、《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

7、《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

8、《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

9、《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

10、《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蒺藜的药用价值


【药名】蒺藜

【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制法】

蒺藜,除去杂质。

炒蒺藜,取净蒺藜,炒至微黄色,碾去刺即可。

盐蒺藜,取去刺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摘录】《中国药典》

蒺藜的药用附方


1、治通身浮肿:杜蒺藜日日煎汤洗之。(《圣惠方》)

2、治气肿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干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3、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4、行经: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散)

5、治眼疾,翳障不明:刺蒺藜四两(带刺炒),葳蕤三两(炒)。共为散。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6、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7、治奔豚疝瘕:刺蒺藜十两(带刺炒),小茴香三两(炒),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焙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8、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方龙潭家秘》)

9、治急引腰脊痛:捣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台》)

10、治牙齿出血不止,动摇:白蒺藜末旦旦擦之。(《纲目》)

蒺藜的配伍应用


1、配沙苑蒺藜

沙苑蒺藜甘温,柔润而降;刺蒺藜辛苦平,性升而散。前者善于补肾以治下,后者长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补肝肾最效。

2、配制首乌

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视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昏,须发早白。

3、配白僵蚕

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风,以肝气郁结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两药合用,平肝祛风,镇惊止痛。可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诸症。

4、配滁菊花

两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滁菊花偏于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阳上扰,止眩晕,散风热或肝郁化热生风之头痛等有效。

5、配茯苓

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和中,对肝脾湿阻有标本兼顾之效;刺蒺藜苦泄辛散,能平肝、疏肝。二药相伍,一渗一散,利湿平肝,使湿浊去,清阳升而头晕止,肝气平,不致犯胃则胃疼除。

6、配白薇

刺蒺藜平肝、疏肝;白薇清热、凉血。二药相伍,清肝凉血,止眩明目。

7、配川楝子

本品苦泄辛散,能疏肝散郁,川楝子苦辛散行,理气止痛。二药相伍,疏肝和胃,治肝气横逆犯胃,胁痛,脘痛最宜。

8、配合欢皮

合欢皮宁心祛瘀,消肿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二药相伍,用治血虚肝郁,胸肋刺痛,肝脾肿大,周身刺痒者。

蒺藜的副作用


本品有小毒,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蒺藜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蒺藜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土。

2、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8~9月种子成熟时选,个大、充实、饱满的绿白色的果实,晒干备用。播前将种子摊于石碾上碾,使果瓣分开,簸去果刺和壳渣,留下纯净种子播种。也可将种子在碾米机上碾两遍,筛选出种子。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畦面浇透,撒上种子,覆盖严。点播时可按行距50cm,株距30~40cm挖穴,每穴丢种子4~5粒,覆土后浇水,667m2播量1~2kg。也可把种子催芽,置于用保水剂为基质配制的流体悬浮胶状液中,用流体播种机播下,更有利发芽。蒺藜最佳种植密度度为60cm垄作下大约10cm株距,最佳采收期8月下旬,产量可达到1400~2000kg·hm-2。

3、田间管理

(1)间苗:在苗高4~7cm时,拔掉弱苗和过密苗,在苗高10cm左右时。撒播按株距30~40cm留苗,点播每穴留壮苗2~3株。如发现缺株缺穴,应带土移栽补齐。

(2)中耕除草:出苗后有杂草发生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锄时小苗期宜浅,以1~2cm为宜。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应视地力情况,要进行适当的追肥,一般应追施两次。

(4)掐顶:在8月中旬后,为了使种子能集中成熟,可掐去各枝的生长点,可使枝蔓上多生短枝,多结果,并能提早成熟。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野生蒺藜病害很轻,人工栽培蒺藜常见病害有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和锈病及苗期猝倒病。

(2)虫害:常发生虫害有蟋蟀、豆蚜、红蜘蛛等。

以上就是一些蒺藜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乐雅养生网中医养生频道。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3077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