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痉病(10)

besoo2020-01-13  165

导读:《景岳全书·痉证》:“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伤筋”;“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痉,盖传写之误耳。其证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

第三节 痉病(10)



  《景岳全书·痉证》:“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伤筋”;“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痉,盖传写之误耳。其证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温病条辨·湿痉或问》:“俗名痉为惊风,原有急慢二条。所谓急者,一感即痉,先痉而后病。所谓慢者,病久而致痉者也”;“以卒得痉病而论,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得风而人。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似风之一字,可以包得诸痉。要知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也”。

  《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

  【现代研究】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自50年代始,不断有研究者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马氏分别以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南苏荷、鲜竹叶、粉葛根、银花、连翘、生石膏、知母、黄芩);三仁汤化裁(杏仁、白蔻仁、生薏仁、藿香梗、佩兰叶、鲜竹叶、六一散、银花、连翘、黄芩);茯苓四逆汤加栀子干姜汤(干姜、附片、党参、炙甘草、茯苓、黑山栀、淡豆豉、广藿梗),随症加减或更方,治愈流行性乙型脑炎各1例[江苏中医1997;18(4):27]。以专方方式进行研究者甚多,如马氏采用翘青佩丹汤(连翘、大青叶、佩兰、丹参、菖蒲、薄荷、生熟大黄、川黄连),发热40~C以上持续不退加广角粉,惊厥抽风重加羚羊角粉、人工牛黄,配合西药抗病毒、降温、降颅压、纠正酸碱失衡等对症处理,治疗乙型脑炎56例,结果:治愈50例(89.3%),无效6例(10.71%),其中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3.57%),住院天数最短10天,最长21天,平均13.8天[陕西中医1997;18(1):141。徐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流行性乙型脑炎206例。方法:(1)对照组,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选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氯丙嗪;惊厥选用止惊剂,配合脱水、降颅压、给氧、保证呼吸通畅;能量合剂、脑活素;抗菌素、病毒唑预防感染等。(2)中西医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于人院当时即口服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均日2次,不能口服者鼻饲。结果:中西医组痊愈191例(92.7%),显效8例(3.88%),有效2例(0.97%),无效5例(2.42%),总有效率为97.57%。对照组痊愈76例(73.08%),显效例(6.73%),有效5例(4.81%),无效16例(15.38%),总有效率为84.62%。在平均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天数、平均治愈时间、留有后遗证等方面两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6)[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1):696]刘氏以中药配合氦—氖激光血管照射乙型脑炎30例。对照组28例:采用吸氧、物理降温、降颅压、镇静止痉等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乙脑退热灵(生石膏、知母、银花、连翘、麦冬、玄参、生地、滑石、甘草),并配合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8(93.33%)、19(67.46%)例,病死2(6.67%)、5(32.14%)例;远期疗效(后遗症)2(6.67%)、5(17.78%)例,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两组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11):509]。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5245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