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esoo2020-01-13  99

导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长此以往均可转变成肺心病,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心病的患者可见胸闷,气急喘促,…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长此以往均可转变成肺心病,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心病的患者可见胸闷,气急喘促,动辄加剧及心悸、肢体浮肿等症状。

  每年冬季来临,肺心病就进入了高发期。由于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外感而诱发。西医一般采取抗感染、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方法,但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且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激素后疗效不佳,副作用也很大。

  祖国医学将肺心病归属于“肺胀”、“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早在东汉时期就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提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与现在临床上肺心痛的症状非常一致。

  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起先以肺气虚为主,后出现气阴两虚,再逐渐发展为阳虚。由于反复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促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而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程中可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常虚实兼夹,互为影响。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表现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具体来说,急性期以祛邪利气为要,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平喘等法。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虚、培补摄纳为主,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5338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