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知识(2)

besoo2020-01-13  162

导读:辨证论治    1.肠虫证    【证候】 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乍作乍止;或不思食,或嗜异食;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蚧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

蛔虫病知识(2)



  辨证论治
  
  1.肠虫证
  
  【证候】 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乍作乍止;或不思食,或嗜异食;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蚧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

  【辨证】 本证为蛔虫病最常见证型。患儿多有饮食卫生习惯不良史,,以脐腹疼痛,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检见蛔虫卵为特征。湿热内蕴,面部常见白斑,睡眠不宁,蚧齿;若兼有脾胃虚弱,则见不同程度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若反复染蛆,迁延不愈,形体消瘦,肚腹胀大,可发展成“蛔疳”,此时宜参照“疳病”辨证论治。

  【治法】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主方】 使君子散加减。

  【处方举例】 使君子1Og,芜荑1Og,苦棟皮1Og,槟榔1Og,甘草6g。(以5岁为例)

  2.蛔厥证
  
  【证候】 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 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 本证以腹部绞痛,呕吐,肢冷为特征。多有肠蛔虫证的病史,常因胃肠湿热,或腹中寒甚,或寒热错杂,使虫体受扰,入膈钻胆,气机逆乱所致。以寒热夹杂多见,偏寒重者呕吐清水,面白肢冷,舌苔白腻,脉缓;偏热重者发热,呕吐胆汁,舌苔黄腻,脉滑数。若并发胆道感染、肝脓肿,甚至腹腔蛔虫,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625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