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果: 以上法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经观察其疗效不受年龄、病程及病损范围的影响。
注意事项:
(1)本法操作较其它二种灸法稍复杂一些,但本法可用于病程较长和病灶面积较大者。
(2)本法尚可用于预防冻疮。
- 体针(之一) -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
备用穴:(手背)阳池、阳谷;(手指)三间透后溪;(足部)昆仑、解溪、通谷、公孙;(耳部)耳冻穴。
耳冻穴位置:外耳廓根部与听道口对应处。
操 作: 常用穴必取,另根据冻疮好发部位,在相应穴区针刺。体针均宜用中等度平补平泻之法,最好激发出传导针感,如阳池、阳谷针感达手背,三间达手指,昆仑、解溪等远足背等。持续刺激2~3min,留针5~15min。耳穴,以三棱针(注意消毒),点刺出血。针刺隔日1次,3次左右。
效 果: 以本法预防120例,结果在冬季未发作者39例,轻度发作者72例,仍发作者9例,总有效率为92.5%。
注意事项:
(1)本法也为预防之法,其效果大致和灸法相似,注意点同灸法。
(2)刺灸结合可提高预防效果。
- 体针(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周围经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操 作: 先将穴区充分消毒,在冻疮周围穴位浅刺,再从冻疮周围皮肤(约距冻疮边缘0.2㎝之健康皮肤)开始,围绕冻疮用28号1寸毫针缓慢刺入皮内,急出针,不宜出血。然后,在冻疮边缘,每隔0.2~0.5㎝刺1针,浅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的病灶上,复刺一圈,刺点要错开,勿平行。如此逐渐向冻疮中心围刺,刺点也逐渐减少,最后在中心用粗毫针点刺1针出血。隔日1次,不计疗程。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630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