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素有“理、法、方、药”为治病四个步骤之说,貌似全面,实仅指药物疗法而已,不无偏颇。盖有些治法不必用药,岂非被排之于外,以故建议今后改为“症因法治”,即辨症求因、审因立法、据法施治,既能包括药治,复又涵括其他治法,似较妥切。
中医治法的特定性
中医治法有诸多术语,其中有泛指者、有特定者,泛指者多用以治疗某一大类病症,如解表可包括发散风寒、疏散风热等,补虚可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益肝肾、补肺益脾等;而特定的治法,则为针对某一病症而言,此种特定性在中药、方剂功能方面以及临床各科病症的辨证施治中尤为多见,如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汗出的表证;和解少阳,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少阳证;引火归原适用于肾阳不足、虚火上浮的戴阳证等。其中有的治法虽然措词不同,其义则一,如补命门火亦即温补肾阳,疏肝理气亦即疏理肝气等;然而也有用词近似或仅一字之差,其义即大相径庭,如温补肾阳是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等症,而温肾壮阳则是主治肾阳亏损、阳痿早泄等;清心安神是治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心悸,养心安神是治心阴不足或血不养心的失眠、心悸等。此类特定治法往往左右处方遣药的正确与否,并影响治疗的效果,务必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偶亦见有称知母、龙胆草功能清热解毒者,认龙骨、代赭石有平肝潜阳作用者,殊不知知母、龙胆草虽能清热泻火,却无解毒之功,非若芩、连、黄柏既能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复具清热解毒之效,以故称其清热泻火固宜,谓其清热解毒亦可当之无愧,何可据此三药为例从而认定凡清热药皆有解毒效果?至于“潜阳”,乃育阴潜阳之简称,适用于阴虚阳亢之症,龙骨、代赭石虽有平肝功能,却乏育阴之效,非若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等介贝之品,似未可称之有潜阳作用,或曰镇肝息风汤非用此二药治阴虚阳亢耶?则该方配用龟版、牡蛎君未见之否?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6321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