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的认识(3)

besoo2020-01-13  120

导读:中焦湿热 为湿热病邪犯及中焦脾胃的证候。脾主运化并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脾胃受邪,症见身热,有汗不解,午后热盛,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等。因患者体质有异,湿与热相合轻重有别。素体阳虚、湿邪偏盛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素体阳盛…

三焦辨证的认识(3)


  
  中焦湿热 为湿热病邪犯及中焦脾胃的证候。脾主运化并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脾胃受邪,症见身热,有汗不解,午后热盛,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等。因患者体质有异,湿与热相合轻重有别。素体阳虚、湿邪偏盛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素体阳盛、热邪偏胜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也有湿郁热蒸、湿热并重之证。
  
  下焦温热 为温病末期,病变累及肝肾的概称。肾主藏精,为元阴之本,邪热久留不去,肾阴耗损,可见身热颧红,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若肾阴被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痉挛,神倦肢厥,心中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是,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下焦湿热 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证候关系 三焦辨证所包括的各脏腑病理变化,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而且标明了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规律。一般而言,温病初起,邪袭上焦,首先犯肺,故上焦证候多为温病的初期阶段。手太阴肺的病变不愈,可进一步传入中焦,为顺传;也可由肺而传入心包,为逆传。中焦病证,处于温病的中期,为邪正剧争的极期,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所以就三焦辨证而言,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始于上焦,终于下焦。但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温病性质不同,又因治疗是否恰当等因素的影响,上、中、下焦各病程阶段长短不一,累及脏腑重心有别,如逆传心包多见于温热类温病;温邪传入中焦,多见胃经热盛,肠道热结;传入下焦多伤及肝肾之阴。而湿热性质的温病,初起热势多不盛而即可侵犯中焦,病变多在脾胃,而且滞留时间较长;若传入下焦,则除肝肾外还可影响膀胱及大肠功能。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可相互转化。如温热病邪在阳虚湿盛之体,或夏秋湿盛之季,可转化为温病夹湿;而湿热病,由于患者素体胃阳偏旺,或湿热蕴蒸日久化燥化火,也可出现与温热病相同的病机变化。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713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