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汤剂30℃~35℃最佳

besoo2020-01-13  186

导读: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所含的蛋白质、鞣质(即丹宁)等能与糖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效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而被除去,以致影响药效。且糖可抑制某些清热药的疗效,干扰中药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还可降低许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如苦味健胃的中药…

口服中药汤剂30℃~35℃最佳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所含的蛋白质、鞣质(即丹宁)等能与糖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效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而被除去,以致影响药效。且糖可抑制某些清热药的疗效,干扰中药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还可降低许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如苦味健胃的中药,就是利用其本身的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达到健胃的目的,这类汤药加糖后虽能减少苦味,但却降低了健胃的功效。

  怎样才能既减轻中药汤剂的苦味,又不影响汤药的疗效呢?中药药理学研究最近发现:改变汤药的温度,就能减少汤药的苦味。

  正常人口腔内温度为36.2℃~37.2℃,舌根下高于舌面0.5℃。而味觉器官即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感觉最灵敏,也就是说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而汤药的温度高于38℃,或低于35℃时,则味觉神经感觉不太灵敏,这时苦味就会减弱,不太苦口,有利于吞咽。

  中医认为,凡理气中药,温服则易舒,凉服则易增滞,不利药效的发挥;活血、补血、凉血和止血类中药,温服则沸腾、凉服则淤滞;特别是寒性药,更要温服,可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为疏散肌表,宜温服。

  中药师告诫大众:口服大多数中药汤剂时,温度以30℃~35℃为最佳,苦味最淡。若冷服,则易引起胃肠道刺激反应,导致呕吐、腹痛等,此时可用生姜擦舌头,或热服生姜汤,即可解除。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7464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