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春论脉(2)

besoo2020-01-13  160

导读:3 迟脉  迟脉以候脏,其象呼吸之间,脉仅三至,来去极慢。迟为阴盛阳虚之候,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居寸为气不足,气寒则缩。居尺为血不足,血寒则凝。主寒,主虚。兼浮为表寒。阳不足,身必恶寒。兼沉为里寒。阳不足,常脏寒下利。  微:迟而细软为微…

魏长春论脉(2)

3 迟脉


  迟脉以候脏,其象呼吸之间,脉仅三至,来去极慢。迟为阴盛阳虚之候,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居寸为气不足,气寒则缩。居尺为血不足,血寒则凝。主寒,主虚。兼浮为表寒。阳不足,身必恶寒。兼沉为里寒。阳不足,常脏寒下利。

  微:迟而细软为微,其象极细而软,若有若无,按之如欲绝。微为气虚血弱之候,又主阴寒。亦有外感蓄热在里,脉道不利,不属于寒者,当分别之。总之,气血微脉亦微,主虚弱。为虚汗,为泄泻,为少气,为崩漏不止。

  弱:迟而无力为弱,其象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轻取则无。弱脉为阳陷入阴、精气不足之候,亦主筋。为痼冷,为烘热,为泄精,为虚汗,为筋痿,为虚亏。弱而兼滑,为有胃气。弱而兼涩,多为久病。阳浮阴弱,则为血虚而筋急,恶寒发热。

  缓:迟而有力为缓,其象比浮而稍大,似迟而小疾。一息四至,来往迂缓,呼吸徐徐。缓为气血向衰之疾。若不沉不浮,从容和缓,无徐疾微弱之偏,则为神气充足,脾胃正常之象。倘为病脉则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兼浮为外感风邪,兼沉为血气虚弱。

  结:迟而时止为结。其象来时迟缓,时一止又复来。结脉为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之候。此为阴脉之极,为亡阳,为汗下,为疝瘕,为积聚,为宿痰滞结,为气血凝结,为食饮留滞,为七情郁结。兼浮为寒邪滞结,兼沉为积气在内,虽多因气血凝滞所致,但应注意其因阴阳虚损病变而来,以免贻误病机。

  4 数脉
  
  数脉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搏动疾速。数为阳热亢盛,阴液亏损,为有热的征象。数而浮多为表热,数而沉多为里热,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多为虚热。

  紧:数而弦急为紧,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如牵绳转索之状。但至数却不及六至,又名急脉。紧为寒风激搏伏于营卫之候,主寒,主痛,内而腹,外而身,有痛多见紧象。亦有热痛者,但必兼实数。热为寒束,故急数如此,但须有神气为妙。紧而兼浮,为外感风寒身痛。紧而兼沉,为腹中有寒,或为风痫。

  促:数而时止为促,其象来时数,时一止复又来,徐疾无一定之状。促为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之候。怒气逆上,亦令脉促。此阳脉之极,为气痛,为郁闷,为毒疽,为瘀血发狂,为三焦郁火,为痰积咳嗽,为喘逆。

  动:数见关中为动,其象数而独见于关。形圆如豆,无头无尾,厥厥动摇,寻之有,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动脉为痛,为惊,为泄痢,为拘挛,为崩脱,为虚劳体痛,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5 滑脉
  
  滑脉候气。其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不进不退。滑脉为血实气壅,血不胜气之候。主痰饮诸病,为血瘀血盛。妇女经停无病,诸脉调,惟尺独滑,为有胎。上为吐逆,下为气结。滑而兼数,为热结。

  6 涩脉
  
  涩脉候血。其象虚细而迟,往来极难。或一止复来,三五不调。涩为气多血少之候,主血少精伤之病,为无汗,或为血痹痛。妇女有孕,而见涩脉为胎病。无孕而见涩脉为败血之候。

  第二部分 达变篇
  
  1 脉有疑似须辨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脉多热,迟脉多寒。弦紧为实,细微为虚,此为常理。然疑似之中,须当辨别真假,关系非轻,不可不察。

  如浮虽属表,而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其脉见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作为表证。

  沉虽属里,而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经络,脉不能达,则见沉紧。是沉不可概作为里。

  数为热,但真热者,未必数。而虚损症阴阳俱困,气血失调衰弱,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概作为热。

  迟为寒,但外感病初愈,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概作寒。

  弦紧类实,但真阴胃气大亏,阴阳关格等症,脉多豁大弦紧。是弦紧不可概作实证看。

  微细类虚,但凡痛极气闭,脉络壅滞不通,常见伏匿微细。是伏未必为虚。

  由此推之,诸脉中皆有疑似,皆须详辨。

  2 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此条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舍症从脉舍脉从症》)

  徐灵胎曰:有宜从症者,有宜从脉者,必有一定之故。审之既真,则病情不能逃。若辨证不明,则不为症所误,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六脉细数,久则必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噎嗝反胃,脉如常人,久则胃绝,而脉骤变,百无一生,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某脉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

  2.1 舍脉从证脉浮为表,治宜汗解,然亦有宜用下法。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坚,有热属脏者攻之,不宜发汗。

  脉沉为里,治宜攻下,然亦有宜从汗解,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

  脉促为阳盛,当用葛根芩连汤清之。而脉促并见厥冷则非灸百会穴以通其阳不可。此等促脉,非阳盛之候,应当舍脉以从证。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756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