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闻名全国的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生产基地,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等名贵中药材每年销售收入达3700万元,该镇农户存款1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32户,有4200多农户凭借种药材致富。据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
闻名全国的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生产基地,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等名贵中药材每年销售收入达3700万元,该镇农户存款1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32户,有4200多农户凭借种药材致富。据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20万农户年增收8000万元。
依托科技进步对种类繁多的中药材资源和底蕴丰厚的民族医药文化进行深入开发和挖掘,“十五”期间,我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因此快速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初具规模、新药开发硕果累累、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中药品种受到市场青睐、多种所有制构成的中药产业体系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黔药出山,科技先行。为推动“黔药”走出山门,省政府聘请国内13名知名院士和专家组成了“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家顾问组”,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计划出谋划策。为帮助企业做好苗药的二次开发,我省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结成“贵州省苗药深度开发技术联盟”,每年两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我省中药专项项目进行评审。省有关部门近年共投入2.06亿元资助中药产业项目573个,项目总投资4.52亿元。形成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金、技改资金、扶贫贷款、产业化项目资金投入与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构成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新药研发成效明显。2002年以来,我省共组织实施58个新药研究项目,新开发的国家级新药31个,另有14个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26个产品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苗药研究与开发迅速发展,2002年我省154个苗药上升为国家标准,创下了五个“全国第一”:申报数量第一、通过率第一、药品剂型数量第一、销售量第一、生产厂家通过GMP认证数量第一。目前,全省从事中药研究开发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14家,成为开展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评价等研究的基础平台。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833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