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3)

besoo2020-01-13  178

导读:(三)疗效评价粗针(原名赤医针)上法治疗920例,治愈率在95%左右[7,8]。  穴位注射    (一)取穴主穴: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配穴:中脘、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二)治法药液: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

胆道蛔虫病(3)



  (三)疗效评价粗针(原名赤医针)上法治疗920例,治愈率在95%左右[7,8]。

  穴位注射
  
  (一)取穴主穴: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配穴:中脘、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二)治法药液: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明显者改取配穴。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阿是穴须用皮内注射针头刺入,将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内,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样变(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影响效果)。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一种,针入得气后,缓缓推入。维生素C每穴0.3~0.5克,维生素K3每穴0.5毫升,当归液每穴0.3~0.5毫升。穴位注射,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共治165例,胆绞痛有效率93%~100%[9~11,14]。

  耳针
  
  (一)取穴主穴:胰胆、迷根。

  配穴: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二)治法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针左侧。捻转运针,刺激须强,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5~10分钟行针1次;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治疗106例,止痛有效率84~97%[12,13]。

  指针
  
  (一)取穴主穴:胆俞。

  (三)治法患者取俯卧或伏案位,医者以双拇指按揉胆俞穴,壮实者施力重,瘦弱者可轻柔些,以酸胀为度。每次施术5~10分钟。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854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