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胃下垂如何确诊
1、患胃下垂如何确诊
1.1、超声波检查
饮水使胃腔充盈后,超声波测出胃下缘下移入盆腔。
1.2、X线钡餐检查
为胃下垂最可靠诊断方法。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脊连线水平1~5厘米为轻度,6-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
1.3、上腹固定检查
上腹压痛不固定,可随体位改变,某些患者触诊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也有少数下垂明显者同时有肝、右肾及结肠下垂征象。
2、胃下垂有什么症状
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体检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3、胃下垂如何治疗
胃下垂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内科治疗两种。胃固定术的效果不佳,如折叠缝合以缩短胃的小网膜,或将肝圆韧带穿过胃肌层而悬吊固定在前腹壁上,现多已废弃不用。
目前,主要采用内科对症治疗。少食多餐,食后平卧片刻,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品。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症状明显者,可放置胃托。
患儿午饭后取头低位、垫高骨盆的姿势仰卧床上20~30分钟。仰卧后双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事休息,再重复做数次。也可在仰卧时,双腿做仿蹬自行车的动作。晚饭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卧床上,自行按摩腹部,从脐下轻柔地向上按压,然后在胃脘部做环行按摩。每天坚持可使胃逐渐上移。
患儿仰卧在硬板床上,头部端正,双腿伸直,足尖向上,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反复做数次。一呼一吸应保持每分钟16~18次。吸气时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脐下1.5寸处) ,呼气时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随呼气而放松。15分钟后做仰卧起坐,即身体平卧,双手放于头后,收缩腹部肌肉,上身由平卧位渐上抬,双肘向膝部靠拢,随后复位。仰卧起坐次数由少而多,逐渐增加,3个月为1疗程。
胃下垂的食疗偏方
1、羊骨粥
取羊脊骨1具,捣碎,与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约60分钟,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葱白煮熟取食。每晨空腹服。适用于体虚、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2、兔肉炖山药
取兔肉100克,洗净,切块,入碗内,酌加食盐、黄酒、姜末,再加入山药粉30克,入屉后隔水炖熟即成。适用于胃下垂内热盛者。
3、芪豆羊肝汤
取黄芪15克,以布包好,与黑豆50克、洗净的羊肝1具,共炖至羊肝烂熟,去黄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汤中,酌加食盐略煮即可。日内2次分服,连服5-7日。可温中散寒、益气升提。用治脾胃虚寒、胃下垂。
胃下垂要注意什么
1、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
2、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如果狼吞虎咽,吃下去的食物就会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
3、食后休息
饭后应卧位休息30分钟以上,不要饭后百步走,更不能饭后剧烈活动,饭后胃内食物因直立和运动增加了胃内重力,可使胃下垂程度加重,但平时体育锻炼还是很重要的,适当的、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胃动力和胃的张力增强,胃蠕动增加则减轻胃下垂。
4、饮食平衡
由于胃下垂患者胃肠蠕动较慢,加之食细、精食物为主,易发生便秘,故须注意饮水,可适量喝蜂蜜水、果汁及吃瓜果肉,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