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我们认为,子嗽者,也即是胎气胎火导致的咳嗽,从我们的临床观察来看,子嗽的病程较长,有的甚至很长,大约有三过程。初期时,子嗽出现感冒状态,或者正由于感冒所引起,所以此期治疗,着重在宣肺散邪,化痰止咳,可以一般的桑菊饮、银翘散,加入杏仁、前胡、大贝母即可,但初期甚短,中期较长。中期,即痰热阻肺,胎气壅滞,是新加马兜铃汤的适应证。我们在临床曾经碰到多例子嗽病证,即妊娠咳嗽,均在一个月以上,咽痒咳剧,以早晚为著,尤以入晚至夜间为剧,胸闷气窒,不得平卧,烦热口渴,妊娠中后期还应有胎动腹痛,脉象弦滑带数,舌质红绛,苔黄腻,治疗以清肺化痰,肃肺止咳的新加马兜铃汤加减,药用:蜜炙马兜铃10克,炒黄芩9克,炙百部、杏仁、青蛤壳(先煎)各10克,炙橘皮6克,炙桑白皮9克,紫苏5克,炙枇杷叶9克,钩藤15克,白芍12克。前后服此药10余剂,子嗽基本控制。在子嗽的后期,常因咳嗽咯痰偏多而耗伤肺胃之阴,甚或耗损肾阴,故宜从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止咳治疗,可用百合固金汤合新加马兜铃汤治疗,同时必须注意休息,避免接触和服食刺激之品,避免感冒伤风,以免愈后复发。在新加马兜铃汤中,马兜铃、百部、青蛤壳为主要药物,当分别介绍之。 马兜铃:又名蛇参果,味苦、微辛,性寒,归肺经,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一般用于肺热咳嗽,常与黄芩、桑白皮、贝母合用。亦可用于痔瘘肿痛,且可治水肿,能泻肺行水,此外尚多用于梅核气、百日咳、早期高血压等病证。《药性论》认为其“性平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本草纲目》认为它“微苦、辛,寒能清热,苦辛能降肺气,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也,邪去则肺安矣。”《本草经疏》云:“马兜铃,入肺除热,使气下降,咳嗽者,即升之病也,气降热除,嗽自平矣。痰结喘促,亦肺热病也,宜并主之。血痔瘘疮,无非血热,况痔病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故亦主之。甄权用以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止,洁古用以清肺气补肺,去肺中湿热者,皆除热降气散结之力也。”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疗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湿疹等病。关于其具体作用《本草纲目》曰:“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嫩宜之,此为异耳。”《本草述》认为:“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入,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因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漫无区别乎哉!”由此观之,百部治久嗽,性润而偏温,所以在子嗽中用之,必须蜜炙之。 青蛤壳:为蛤蜊之壳,又称蛤粉,味咸,性寒,入肺、肾经,具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之功,能治疗痰饮喘咳,水气浮肿,胃痛呕逆,白浊,崩中带下等疾,《本草纲目》认为:“寒制火而咸润下,故能降焉,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坚者软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取其经火化而利小便也。”《本草经疏》认为:“蛤壳粉味咸气寒无毒,为诸痰之要药。盖痰未有不由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的,咸能软坚润下,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矣。”可见蛤壳咸降,清火化痰,合诸药而调肺肾,故能建功。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9292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