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出血后采用的急救方法
1、出血后采用的急救方法
1.1、指压止血法
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身边没有器材或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1.2、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1.3、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
2、出血的种类
2.1、毛细血管出血
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血管出血。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2.2、静脉出血
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止血的方法和毛细血管出血大致相同,但须稍加压力缠敷绷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
2.3、动脉出血
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
3、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
3.1、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建立双途径静脉通路,尽可能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变化。视病情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
3.2、产后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休克,护理人员一定要冷静、镇定,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子宫复旧的同时报告医师,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急检血型,采配血,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精确测量出血量并详细做好记录。
出血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轻度出血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的或易致损伤的活动;急性出血应卧床休息;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D的柔软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禁酒、忌食刺激性食物和曾引起过敏的食物。
2、皮肤出血,应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服轻软,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人为创伤;一般采用口服药物,必须注射时,应快速、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部加压时间延长,并观察有无渗血情况。
3、鼻出血,应指导病人勿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少量出血时,可用明胶海绵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局部冷敷;出血严重时,尤其是后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油纱条,作后鼻孔填塞术,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滴入,以保持粘膜湿润。病人鼻腔填塞后,被迫张口呼吸,应加强口腔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出血性疾病预防
1、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和右旋糖酐等,对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安全药物,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作用,可加重出血。
2、注意饮食,在食物选择上宜多食些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并讲究烹调方法,避免粗硬食物,如鱼,骨头等,以免不小心刺破消化道的粘膜,引起出血。
3、保护好皮肤,粘膜,病人应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球擦洗,避免损伤齿龈,引起出血,衣着要稍宽大些,活动时要避免使用锐利工具,尽量避免肢体与外界物体的碰撞,防止皮肤受损,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