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besoo2020-01-13  117

导读:一、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1. 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2.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3.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二、中耳炎耳痒怎么治疗三、中耳炎耳痒要注意什么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1、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中耳炎耳痒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内部炎症而出现的症状…

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

一、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1. 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2. 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3.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二、中耳炎耳痒怎么治疗
三、中耳炎耳痒要注意什么

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1、中耳炎耳痒是什么原因

中耳炎耳痒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内部炎症而出现的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耳朵痒的原因很多,耳垢、耳朵发炎、皮肤湿疹、真菌感染、过敏或太干燥等,都会引起耳痒。

中耳炎经常出现在儿童身上,所以妈妈们要注意。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还有一种就是比较少见的特异性炎症,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2、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3、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3.1、擤鼻涕方式不对

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2、游泳时姿势不对

游泳时应该避免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3.3、吸烟

吸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3.4、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

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对耳朵造成组织性的损伤,严重时,听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并发症状,如中耳炎等。

中耳炎耳痒怎么治疗

中耳炎化脓期除继续用滴鼻药外,主要用大量抗生素,尽快消灭感染细菌。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6岁以下者,中耳炎患者每日240万u,6岁以上者,中耳炎患者每日320万u,分3~4次肌内注射。

流感杆菌感染者,可选用氨苄西林,小儿中耳炎患者常用量为每日150mg~250mg/kg,分2~3次肌注,待病情缓解后改为口服,中耳炎患者每日50mg ~100mg/kg饭前服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磺胺甲异吧唑(SMZ)加磺胺增效剂(TMP)可加强抗菌作用。

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的治疗应同样重视,全身情况好转,耳部流脓减少或停止,并不说明感染已经治愈,对鼓膜穿孔的病例,在恢复阶段应用鼓气耳镜作抽吸术,若仍能自中耳吸出分泌物,表示中耳炎症尚未完全控制,则应加强局部治疗。

于擦净脓液用乙醇作外耳道消毒后,使中耳炎患儿侧卧,患耳向上,滴入2~3滴耳用药液后,施行用手掌压外耳道的置换法,以期药物进入中耳,特别是上鼓室、鼓窦和咽鼓管:这种滴药法每口最少进行3~4次,直至中耳分泌物消失。

中耳炎耳痒要注意什么

经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009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