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besoo2020-01-13  253

导读:一、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1. 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2. 什么是禽流感3. 禽流感如何诊断二、禽流感如何治疗三、如何预防禽流感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1、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

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文章目录

一、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1. 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2. 什么是禽流感
3. 禽流感如何诊断
二、禽流感如何治疗
三、如何预防禽流感

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1、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

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三:在疾病初期即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2、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3、禽流感如何诊断

3.1、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

3.2、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3.3、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3.4、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3.5、RT-PCR法检测

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6、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如何治疗

如果一旦发现感染上禽流感应该立即住院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以防交叉传染。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有针对症状进行支持疗法跟抗病毒治疗。

在确认或者疑似感染禽流感后,应当立即隔离,保持空气的流通并进行消毒。患者应当多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并监测并发症,有其是儿童跟老人抵抗力较差,更应该重视。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来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发高烧可以用解热镇痛药或者物理方法来进行降温,流鼻涕或鼻塞的患者应该用缓解鼻粘膜充血的药物,咳嗽咳痰的患者应该用祛痰止咳的药物,儿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水杨酸的药物,防止引起Reye综合征而加重病情。

病情早期可以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来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通常发病一小时到两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

如何预防禽流感

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在禽流感流行期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来自动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工具的防疫消毒,禁止旅客携带或邮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禽类的抵抗力。

2、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屠宰场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应销毁或深埋;医院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做好隔离消毒,防止患者排泄物及血液污染院内环境及医疗用品;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3、生活注意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045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