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脾阳虚症状有哪些
1、脾阳虚症状有哪些
四肢不温
常年手脚凉,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手感也是凉凉的,对于体热的人来讲都热的非常难受,脾阳虚的人会感觉夏天过的很舒服。冬天晚上暖不热被窝。
四肢浮肿
小腿和脚踝的浮肿比较明显,尤其是晚上睡觉前,脚踝一按一个坑,皮肤的回弹速度很慢,同时平常感觉腿沉走不动路,总是感觉累。
食欲减退
到了吃饭的点总是感觉不饿,吃啥都没有胃口。饭量总是小,吃完就腹胀老是感觉不消化。
胃痛,胃喜温喜按
经常会胃痛,按着就会舒服些或者喝些热水也会缓解些,这就是阳虚引起的胃痛和别的胃痛明显的症状。
大便溏稀
大便不成型,或者是先干后稀,这个也是明显的特点,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润润的,形状是圆的,排便速度非常快,但是脾虚的人可能时间比较长,常年都是大便溏稀,自己反而觉得这个是正常的,所以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舌淡胖嫩
舌边周围有齿痕。这个一般有专业的中医来判断。不过舌边齿痕自己也能很好的认出来。舌头两侧的边缘有小坑一样。
2、脾阳虚的病因病机
脾阳虚,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证候鉴别与脾气虚鉴别,本证可由脾气虚发展而来,同时有畏寒肢冷、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
3、脾阳虚的辩证施治
水肿
水肿以腰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由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治应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用实脾饮。
腹泻
脘腹疼痛绵绵,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或兼呕吐不能食。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粳米汤,甚者用大建中汤。
泄泻
由于暴注水泻,短时间内即导致脾阳大虚;更多见于慢性腹泻,病程日久,饮食不化,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腹痛隐隐,得温则舒,多由素体脾胃虚弱,阴寒内生所致,治当调理元气,温中健脾,元气充足,脾阳来复,其泻即止。方用养胃煎、温胃饮加减。
痰饮
由于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行水,则水饮内停心下,胃中振水有声,脘腹喜温喜按,胸胁支满,背部寒冷,心悸气短。应予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主之。
鼓胀
单腹胀大,青筋外露,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肿,小便不利,宜温补脾阳,化气行水,方用调中健脾丸。
脾阳虚的调理
1、山药菟丝子粥
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菟丝子捣碎,煎水取汁,山药研成细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一次吃完。本方以菟丝子补肾益精,山药补脾肾。
2、羊肉羹
煮熟的瘦羊肉八十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六十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四十五分钟,热食。
脾阳虚的适宜食物
马铃薯:味甘、性平。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