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besoo2020-01-13  48

导读:一、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1.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2. 青年人得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多少3.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忌口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 多尿现象2. 多食现象3. 体重下降4. 乏力5. 视力下降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案1. 药物治…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2. 青年人得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多少
3.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忌口
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 多尿现象
2. 多食现象
3. 体重下降
4. 乏力
5. 视力下降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2. 饮食治疗
3. 运动锻炼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主要的就是以下的七点:

1.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1.2、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1.3、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1.4、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1.5、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1.6、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1.7、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2、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可以说,糖尿病在中国已成燃眉之急,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6.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而且,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在扩大,约有1.5亿。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中国人防住糖尿病。

3、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忌口

3.1、糖尿病患者要限制淀粉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淀粉的摄入含量,淀粉能为有机体提供各种需要的能量,但是这些多余的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糖分,从而也就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限制淀粉以及不要吃糖哈!

3.2、糖尿病患者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在日常饮食上要多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3、糖尿病患者要低钠和高纤维素的饮食

高钠的饮食会导致到血压的升高,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吃过咸的食物,可以适当吃多一些能够溶解的纤维素,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4、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脂肪跟蛋白质的摄入量

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类跟脂肪还有蛋白质的代谢比较紊乱,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5、糖尿病患者要忌烟酒

酒中的乙醇会影响到降糖药的代谢进而影响到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多尿现象

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进而加重高血糖,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且加重多尿。

2、多食现象

糖尿病患者多食现象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

3、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4、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5、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

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2、饮食治疗

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Β细胞负担,对于年长、体胖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不低者,往往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疗法。对于重症或幼年型(Ⅰ型)、或脆性型病者,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

3、运动锻炼

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为本病有效疗法之一。除非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血管病等并发症,否则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多休息。但须避免过度疲劳和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Α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1867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