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糖尿病炭疽脚症状
1、糖尿病炭疽脚症状
脚部感染了炭疽的话,早期会表现出丘疹或斑疹,第2日顶部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第3~4日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水疱坏死破裂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为炭疽痈。
脚部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肿区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著、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疤。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等。少数患者脚部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现大块状水肿,大腿部位大多为组织疏松,患处肿胀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患有炭疽一定要及时治疗的,如果病原菌进入血液,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
2、糖尿病炭疽脚的原因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
3、糖尿病炭疽脚的治疗
主要使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根据炭疽的类型不同,需要对抗菌药物的选择、疗程等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既往炭疽的治疗多采用单药治疗,目前主张除皮肤炭疽外,对其它类型炭疽患者均应采取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可缓解全身症状,但不能阻止炭疽痈的形成。局部用药对皮疹无效,禁止切除皮肤病灶。严重水肿或脑膜型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炭疽要及早治疗的,应尽早开始抗菌治疗。
糖尿病炭疽的分类
1、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95%,可分炭疽痈和恶性水肿两型,炭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丘疹或斑疹。
2、肺炭疽大多为原发性,由吸入炭疽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多急骤,但一般先有2~4日的感冒样症状,且在缓解后再突然起病,呈双相型,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气急,呼吸困难,喘鸣,紫绀,血样痰,胸痛等,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
3、肠炭疽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12~18小时,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
4、脑膜型炭疽大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偶见,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明显脑膜刺激征,病情凶险,发展特别迅速,患者可于起病2~4日内死亡,脑脊液大多呈血性。
5、败血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
糖尿病炭疽脚的注意事项
1、炭疽病传染性很强,接触病人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橡皮手套。
2、要对症治疗,不同的炭疽病治疗方法不同,都要及早治疗,听从医生安排,按时服药。
3、皮肤病灶的处理,清洗创口,局部涂敷青霉素软膏。禁忌搔抓、挤压和手术切开病灶皮肤,以免细菌进入血流,引起病变的扩散。
4、平时注意远离患病的牲畜,远离炭疽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以及痰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