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的病因
1、2型糖尿病的病因
1.1、遗传因素:专家表示,这种疾病的出现,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大家需要重视此病的存在,糖尿病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这其中有一些致病基因在医学界已经被确定了,不过还有没有被完全确定。
1.2、环境因素:肥胖、运动不足、年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高发。
1.3、年龄因素: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一般都是在30岁以上,年纪越大出现的几率越高,多在55岁以后发病,所以,多属于老年性疾病。
1.4、妊娠:在妊娠期间的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因为女性的饮食问题,运动减少,在加上营养过度,很容易导致疾病出现。
1.5、精神因素:现代社会大家的生活压力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大的,这样容易导致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
1、6、生活方式:平时生活中,很多的人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吃的食物热量高,那就容易引起肥胖,体重的增长再加上运动的缺乏,容易造成疾病出现。
2、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3、2型糖尿病的检查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运动治疗,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应根据自身年龄及体质,每日坚持适宜强度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但应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应在餐后30分钟进行。饮食治疗,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及营养成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强度来制定。另外,还应限制酒精、食盐、高胆固醇食物、脂肪和食糖的摄入。
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3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这3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从而加强降糖效果。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服用时需注意,餐前 15~30分钟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开始应使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
怎样区分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
1、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2、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4、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2124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