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besoo2020-01-13  101

导读: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如出现多饮多尿情况,家长就要格外注意,及早带新生儿到医院检查。经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心电图检查后,可初步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与家族遗传、孕妇妊娠期间血糖情况有关。一、婴儿糖尿病有什…

婴儿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如出现多饮多尿情况,家长就要格外注意,及早带新生儿到医院检查。经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心电图检查后,可初步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与家族遗传、孕妇妊娠期间血糖情况有关。

一、婴儿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糖尿病症状起病急,一般在3个月内可被确诊。遗尿是新生儿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很多患病的新生儿都会出现。出现症状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比较难治疗,因此在新生儿发病初期,家长就要带新生儿到专业的医院就诊。小儿糖尿病的致命危险是酮症酸中毒,而不是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远期并发症。患儿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酮症酸中毒常表现为多尿、呕吐、腹痛、严重脱水、神情呆滞甚至发生昏迷。因此,对于新生儿糖尿病的症状要及早发现和治疗。

二、新生儿糖尿病治疗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曾患糖尿病,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父母要格外注意。新生儿出现口渴、遗尿、消瘦症状,父母要带新生儿去医院检查。若检查后,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要及早治疗。治疗常用方法为药物治疗法,常用药物为胰岛素。由此新生儿体质较弱,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药物特别敏感。在新生儿服用药物期间,医生要严密观察新生的血糖、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若出现异常,则要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新生儿因低血糖而并发其他症状。

新生儿糖尿病需治疗,不治疗会并发白内障、关节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他疾病。并发疾病后,治疗难度会加大,新生儿可能会因治疗不当而死亡。新生儿死亡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都非常希望能够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为避免悲剧发生,父母们最好多留意新生儿的异常现象。

三、婴幼儿怎样预防糖尿病

1、糖妈妈多晒太阳:孕妇应多到外面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保护将来的孩子免受糖尿病的困挠。在阳光的照射下,身体会产生维生素D,可降低孩子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

2、要注意“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适当控制饮食以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纠正酮症“酸中毒”,防止慢性并发症。但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满足其营养需要不宜过分限制。

3、饮食制备和供给:糖尿病饮食需严格称重,除盐以外一切食物包括主食、副食、蔬菜、烹调油应以净重为准,烹调过程严禁加糖调味,忌用油煎炸等烹调方法。全日饮食分为三餐三点制,需定时定量供给,其中早餐和午餐占总热卡25%,晚餐占30%,上、下午点心占5%,睡前点心占10%。

4、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吃饭七八分饱即可,食物结构要合理,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少油少盐,尽量少吃甜食和煎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吃玉米、小米、燕麦片、全麦粉等粗粮。两餐之间来杯酸奶或者吃点水果当作“加餐”,即少食多餐对身体有益。

5、改变多吃少动的“懒”毛病:经常性、有规律的运动可让身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的利用增加,从而改善血糖和血脂含量,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每天要带孩子在户外走一走,动一动,尽可能把双休日还给孩子,运动是预防糖尿病最简单的方法。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即使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糖尿病人,只要做30分钟的医疗体操运动,其血糖 浓度也会大幅度下降,使病情稳定。

6、谨防低血糖:若患儿出现强烈饥饿感、“头昏”、心悸、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症状时,应立即口服葡萄糖水、果汁等以自救。

7、预防感染:很多糖尿病患者是从感染开始的,所以积极预防感染很重要。女性从怀孕开始到胎儿分娩的这一段时间内要做好病毒性感冒等疾病的预防,这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有人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血中检测出柯萨基B4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的抗体,或者从死者胰岛中分离出上述病毒,提示某些病毒感染可触发1型糖尿病。

8、关注婴儿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儿童患者是由于婴儿时期的喂养不当等原因而得病的。对于能够检测出来的前糖尿病,需要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就改变营养,着手预防1型糖尿病,而且1型糖尿病的预防主要是在患者的第一级亲属进行早期预防。新生儿的母乳喂养,至少在新生儿的前3~4个月要母乳喂养,鼓励在新生儿时期和婴儿阶段少食用牛奶蛋白质,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就改善营养状态等。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241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