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

besoo2020-01-13  168

导读:一、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二、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三、“黎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四、黎明现象可能机理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1、黎明现象血糖可通过每小时检测一次夜间1-3点的血糖进行分辨。如果血糖值在6.0mmol/l左右,那就是“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

文章目录

一、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
二、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
三、“黎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四、黎明现象可能机理

黎明现象血糖有多高

1、黎明现象血糖可通过每小时检测一次夜间1-3点的血糖进行分辨。如果血糖值在6.0mmol/l左右,那就是“黎明现象”。

2、如果把一天连续测得的糖尿病人血糖值,连接画成图,就会发现: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天有两个高峰。第一个,从凌晨4点开始,血糖逐渐上升,到早晨7、8点钟升至高峰,这种在黎明发生血糖增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DMDP)。即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为何会发生“黎明现象”

1、生糖激素:我们把能促使人体血糖升高的一些内分泌激素统称为生糖激素,如:血清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糖素等。生糖激素从0点分泌开始增加,至早晨4~6点到高峰;下午5~7点出现第二个分泌高峰。与‘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发生时间大致相一致。在正常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血糖的正常。可是,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抵消生糖激素引起的生糖作用。这种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的分泌不协调,是产生‘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的基础。大多数研究表明DMDP患者清晨血清GH水平升高为DP的主要原因,有人发现健康老年人GH分泌明显减少,其基础分泌仅为青年人的30%,且无明显DP发生。

2、用药因素:前一晚用药剂量不够,或服药时间过早,亦容易产生‘黎明现象’。

3、如果血糖值低于3.9毫摩尔/升,那就属于“苏木杰反应”,如血糖一直平稳,黎明后出现血糖升高,血糖值在6.0毫摩尔/升左右,则为黎明现象。若为前者,应减少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若为后者,则适当加大胰岛素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黎明前后。

“黎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1、早餐前降糖药提前在6点服,早餐也随之提前在6点半左右。

2、尽量不用“长效制剂”。因为长效制剂的作用时间过长,干扰因素多,不易控制,且现在市售国产所谓“长效制剂”,大多工艺还未完全过关,并不真正定时、恒量释放药物,故易致血糖忽高、忽低地波动,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反应”,因人体内分泌的“负反馈”现象,这可诱发“黎明高血糖现象”。

3、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查血糖,最好自购家用简易血糖仪,既方便、又可靠、且经济,必要时夜间也要监测血糖。

黎明现象可能机理

1、INS拮抗激素水平升高及INS抵抗增加

有人测定DMDP患者黎明时的血清生长激素(GH)、皮质醇、胰高糖素及儿茶酚胺等水平高于无DP的糖尿病(DM)患者,且用药物抑制上述拮抗激素的分泌可控制DMDP。大多数研究表明DMDP患者清晨血清GH水平升高为DP的主要原因,有人发现健康老年人GH分泌明显减少,其基础分泌仅为青年人的30%,且无明显DP发生。

2、机体对INS的廓清和需要量增加

有人对INS完全缺乏的IDDM并DP患者夜间持续输注葡萄糖(GS)和INS,发现维持其稳定的夜间血清INS水平于黎明时所需的INS输注速率加大,即机体对血清INS的廓清率增加。也有人用GS钳夹试验对DMDP患者夜间持续输注GS和INS,结果发现维持其夜间稳定的血糖水平于黎明时分所需要的INS量增加,可能与黎明时患者的INS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和机体对INS的廓清率增大有关。

3、其它

如患者的精神状态、黎明时的觉醒及睡眠深度等均可影响黎明时的血糖水平;另有很多研究证明正常人也存在DP,提示DM患者的DP仅为正常生理过程的扩大并明朗化,且为DM患者对血糖的代偿调节功能不全的表现。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249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