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唐氏综合征是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俗称先天性痴呆。患儿多有严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碍,并常伴有复杂的心血管、消化道、肌肉和骨骼、面部畸形等各种先天性畸形。……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中,魔法师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他们手中的魔杖每每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总能化险为夷,驱散善良无助的人们心头的阴霾和噩梦……
生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做父母之人的心愿。
担心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密电码”——遗传基因有没有问题,担忧沐风栉雨、吃药打针会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最担惊受怕的是生出一个畸形的、有残障的孩子怎么办?这其中“唐氏综合征”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是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俗称先天性痴呆。
据统计资料显示,国际上新生儿中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 1.5 ‰,介于 1/1 000 ~1/500 之间。国内的统计数据为 1/750 。换言之,我国每年约有26 000个“唐氏儿”出生,平均每小时就有3个。
唐氏综合征患儿多有严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碍,并常伴有复杂的心血管、消化道、肌肉和骨骼、面部畸形等各种先天性畸形。这些“唐氏儿”终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据美国的报道,1985年美国社会抚养一个“唐氏儿”所需的费用为14万美元,到1990年代已达到20万美元。我国每出生一例“唐氏儿”,将给社会造成约25万元的经济负担。
实际上,古代人对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已经有相当的认识。考古学家曾经挖掘出一个7世纪、有典型唐氏综合征体征的颅骨,在16世纪的一些素描画中也可见到某些具有唐氏综合征样面容的儿童。1866年,英国医生Langdon Down首先对白痴患儿的临床表征作了系统地描述,后人遂将此病命名为“唐氏综合征”。约100年以后,1959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证实此病的病因是患者多了一个小的G组染色体,后来确定为21号染色体,故此病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
谁会生出“唐氏儿”?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疾病。
母亲年龄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外资料显示,如果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 28.2 岁,则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 34.4 岁。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分娩出“唐氏儿”的风险逐渐增高。临床上生育期的高龄妇女(指年龄在 35 岁以上的妇女),其生育的子女中痴呆儿和畸形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约为1/275。因为产妇年龄过大,卵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人体(包括卵巢)受各种有害物质和射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会使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机会增多。
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就会出现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正常人的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2条为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其余的44条配对形成22对常染色体。唐氏综合征即是第21对染色体发生畸变,常见的类型有:减数分裂不分离、染色体异位、母体细胞嵌合等。
有专家认为,孩子父亲的年龄也与本病发病有关。当父亲年龄超过 39 岁时,出生畸形患儿的风险增加。现有大量研究资料也显示,环境污染及接触有害物质、酗酒、吸烟等均可造成精子、卵子的老化和畸形,是产生先天畸形儿的重要原因。
如何发现“唐氏儿”?
唐氏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故只有进行早期诊断,终止妊娠,才能达到优生的目的。
尽管至今唐氏综合征的致病机理等问题尚不完全明了,但1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寻找遏止这个“噩梦”的方法。
自1966年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问世以来,羊膜穿刺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绒毛膜组织取样核型分析、经脐静脉取胎儿脐静脉血核型分析等方法就开始用于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以有效地减少“唐氏儿”的出生。由于上述方法均为创伤性手段,可能引起胎儿羊膜束带综合征、截肢损伤、流产等并发症,因而不适合在孕妇人群中大规模开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在为另一种先天性疾病(神经管缺陷)作产前筛查母血甲胎蛋白(AFP)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孕妇血清AFP浓度下降;此后又发现该类孕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增加,游离雌三醇(uE3)及抑制素-A的浓度都有变化等等,至此开始了以母体外周血中生化标志物为筛查指标对唐氏综合征开展有效性的产前筛查。
由于“唐氏儿”往往伴有宫内生长迟缓和畸形,早期超声波检查也可以发现异常,因而超声波检查也是较常用的无创伤性的筛查方法之一。现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检测是尚在探索中的更为先进的筛查技术。
由于妊娠母体血清筛查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准确性较高,十分有利于在普通孕妇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筛查。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该方法已经被英国、美国、荷兰、日本等欧美国家肯定和广泛采用,有将近70%~80%的孕妇接受产前母血筛查,这种筛查配合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防止65%~75%的“唐氏儿”出生。
适合中国人的检测技术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早已深入人心,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已不是“一己之利”,而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20世纪90年代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相关技术先后引入国内,如免疫金标条试验(胶体金快速斑点结合免疫分析)、免疫荧光法检测等。这些技术中有的受外界影响因素较明显,有的只适合妊娠早期的孕妇,有的检测设备昂贵,有的筛查软件数据库是基于欧美人群建立的,缺乏中国人群的特异性等,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系统就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2000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卫生部正式启动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即是这项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此项攻关任务。科研人员历经3个寒暑,统计分析了3万多例中国孕妇血清数据样本,终于自主研制成功符合中国人群特异性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
取名“贝喜”的这套筛查系统, 由自制的试剂药盒和数据分析系统两部分组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验法,即用二联(AFP+hCG)法ELISA定量检测孕中期(14~20周)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然后根据孕周、孕妇年龄、体重、有无吸烟史、妊娠史和上述两项指标,通过专业分析软件、筛查数据库,测算出该孕妇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率,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近一步检查确诊。根据数千例临床应用证实,“唐氏儿”检出率达到65%~85%。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高锦升认为,“从经济、有效等方面综合考虑,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策略是:对所有孕中期妇女血清进行AFP+hCG二联检测法筛查,再对阳性孕妇进行确诊。”
如果说怀上或生出“唐氏儿”是一个不幸,是一个噩梦,那么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即是一个福音,一个驱散阴霾的“魔杖”!
筛查的最佳时机
怀孕第14~20周。
所有年龄段的孕妇,尤其是35 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每次抽血5毫升,费用100元左右。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5771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