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碘盐是否能让我们远离疾病?

besoo2020-01-13  152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近期,有媒体关于部分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的报道引发广大公众对加碘盐的质疑,不少消费者专门采购无碘盐以预防疾病。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每天应当摄取多少碘、自己缺碘还是补碘过量并不了解,感到十分困惑。……

加碘盐是否能让我们远离疾病?

乐雅养生网导读:近期,有媒体关于部分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的报道引发广大公众对加碘盐的质疑,不少消费者专门采购无碘盐以预防疾病。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每天应当摄取多少碘、自己缺碘还是补碘过量并不了解,感到十分困惑。……

近期,有媒体关于部分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的报道引发广大公众对加碘盐的质疑,不少消费者专门采购无碘盐以预防疾病。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每天应当摄取多少碘、自己缺碘还是补碘过量并不了解,感到十分困惑。

专家建议,民众应当树立“科学补碘”的观念,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域制定食盐碘含量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补碘的科普教育,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补碘的意义,不要因为可能的“过度补碘”就自行停补、矫枉过正。

加碘盐的困惑

关于碘摄取量过高容易引发甲状腺疾病的传闻一出,一些消费者开始食用无碘盐。

“我全家都吃无碘盐,这样比较健康,”上海市民李秀娟说,“看报纸上面专家讲加碘盐可能要吃出毛病来,赶紧买无碘盐,过去无碘盐还很不好买,现在好了,很多便利店里面都有。”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上海市的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货柜上的食盐一般都添加了20-50mg/kg的碘,无碘盐非常少。而在多个上海市非碘盐供应点,非碘盐的售卖颇为“走俏”,不少中老年人特地到供应点购买无碘盐。

据悉,自2010年7月起,上海市盐务管理局增设了上海市的非碘盐供应点,供应点数量从之前的1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家。

在全国不同地区,由于水和土壤的含碘量不同,居民对碘的摄取量需求有差异,因此对食用加碘盐的态度也不同,不少消费者认为补碘仍然是必要的。

疾病是不是加碘惹的祸?

专家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来源于包括饮用水在内的膳食。碘缺乏和碘过量均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人体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等碘缺乏病,而人体碘含量过高可诱发或促使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1994年10月1日《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已推行16年之久,期间卫生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加碘盐浓度进行适时调整,尽量避免不合理补碘。

2010年发布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显示,我国人群的碘营养状况“超过适宜”,但未“过量”。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表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是150微克,根据《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计算,也就是日均食盐摄入量大约为5-7.5g。

“中国人群碘营养状况‘超过适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居民平均盐摄入水平过量,”程义勇说,“目前,我国居民的碘摄入量处于一个安全的水平,远远低于可能致病的摄入量。一般认为,成人摄入1000微克/天以上才会对甲状腺造成不良的影响。”程义勇说。

从“全民补碘”到“科学补碘”

根据《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全国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各地可在规定的范围,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碘含量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国食盐补碘将走向“因地制宜”。

程义勇建议,要做到“科学补碘”,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补碘的科普教育,让居民更好地理解补碘的意义,不要因为可能的“过度补碘”就自行停补、矫枉过正。

“同时,消费者要改变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摄入盐过多不仅会导致碘摄入过量,还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程义勇说。

由于海带、紫菜等沿海居民喜欢的水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碘,不少消费者对沿海地区居民是否还需要补碘产生了疑问。

2009年发布的《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总体水平适宜,沿海地区居民从膳食中(包括碘盐)获得的碘量是安全的,沿海地区水产品并不是膳食碘摄入的主要来源。

程义勇认为,沿海地区居民吃的海带等水产品,虽然其中碘含量较高,但此类食物不是每天每餐都要吃,所以从中摄入碘的总量不如通过食盐摄入的碘高。如果居民担心摄入碘过量,主要应控制烹调用的食盐量。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594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