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泡电视”易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esoo2020-01-13  191

导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日臻完善,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儿童比例却在逐年上升,这引起了许多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日本大学森昭雄教授《电子游戏脑的恐惧》一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泡电视”影响大脑…

儿童“泡电视”易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日臻完善,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儿童比例却在逐年上升,这引起了许多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日本大学森昭雄教授《电子游戏脑的恐惧》一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泡电视”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大脑功能失调

森昭雄教授在研究和实验中发现,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大脑主管高级精神活动的前额叶部几乎没有任何活动,因为眼睛将接受到的信息直接传达给驱动双手的神经,不经过前额叶部,长期反复接受同样的刺激,前额叶部的功能就得不到发展并会逐渐衰退,大脑被“训练”成了只对电视或游戏机发生反映的变异脑,森昭雄教授称之为“电子游戏脑”。森昭雄教授在研究中还发现,负责开发脑波测定仪的所有技术人员的脑波存在异常现象——前额叶部活跃时该出现的 ß波基本没有出现。因他们的工作是整天面对电脑屏幕,很少与人交谈,光是移动手指尖,这酷似儿童玩电子游戏时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森昭雄教授对儿童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对从幼儿到大学生共200人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游戏前后脑波的变化情况,根据脑波变化的不同将大脑分为“正常脑”、“直观脑”、“半电子脑”和“电子游戏恼”四个类型。“正常脑”是那些很少看电视也不玩电子游戏的人,这类人的a波和ß波都很稳定,前额叶也保持着活跃状态,即使偶尔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也不会变化。“直观脑”类型的人一天中有一两个小时面对电视、电脑、或电子游戏。实验中发现人数最多的是“半电子游戏恼”,这些人a波和ß波混杂在一起,而一旦发展为“电子游戏脑”,ß波就几乎不再产生,这种类型的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时间观念差、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没耐心、烦躁易冲动、人际关系冷漠、有暴力倾向,在维持注意、控制冲动、活动量以及自律能力等方面,与其心理年龄表现出了明显的不相称。

对多动症的研究及发病机制

多动症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全称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在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并且病理复杂的一种障碍。有关的最早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有个名叫Hoffmann的医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对此作了描述。1902年Still进一步发现患有此症的儿童缺乏内化外在要求和原则的能力,称其为“道德意识缺乏”。他根据这种特点对这些患儿的症状和家庭结构作了描述,并且认为这种病症大都发生在男性儿童中。1932年Kramer & Pallow在其文献中使用了“活动过度综合症”这一说法,当时的许多学者强调认为活动过度是导致其他问题(如注意力涣散)发生的根源。于是有人开始尝试使用镇静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不但不能控制这种过度的症状,反而使的问题更加恶化;相反,采用精神兴奋类药物治疗多动症状,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成功进行了药物治疗的积极影响下,人们开始进一步推论这种病症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1949年Gesell & Amatruda正式提出了“轻微脑损伤”(MBD)这一概念,这一思想在随后的几十年影响甚广。从70年代开始,这种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并很快被国人接受。但随着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很多人发现MBD与多动症是不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许多诊断为多动症的患儿并未发现任何脑损伤的病史或体征。另一方面,许多有脑损伤的儿童,并未见有多动症状;儿童脑损伤可能导致多种不同的精神病理表现,如行为问题、情绪障碍、人格改变、智力减低及明显的精神异常等,但与多动症之间并未见有任何特殊的因果关系,于是MBD逐渐淡出。80年代,在美国又有一些学者提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是这一类患儿更为普遍和持久的症状。逐渐地,“多动症”这一概念被“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所取代。在美国精神病学家联合会(APA)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中正式将此症定名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1988年,Barkley对于这种障碍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定义:“ADHD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维持注意、控制冲动,活动量以及自律能力方面,与其心理年龄明显不相称。”

近年来,美国的大脑行为学专家丹尼尔·阿蒙借助先进的SPECT显影技术对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大脑生理机能的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多动症儿童都存在着大脑皮质前额叶部分生理机能活动异常问题。也就是说,多动症儿童在需要专注的情况下大脑前额叶皮质就停止工作了,或活动水平下降了。这就是他们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的真正原因。目前在国际上尽管对多动症的成因还在争论当中,它的发病机制也还处于探索之中,但阿蒙的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找到了儿童多动症发病的可视性证据,也为“泡电视”易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找到了病理依据。

令人担忧的现象

现在,许多家庭只要家里有人,从早到晚开着电视已是习以为常,孩子一出生就被“浸泡”在电视画面中了。此外,如今孩子们所接触到的视听不仅仅是电视,还有VCD、电子游戏,以及用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音像软件等,特别是家庭电脑的普及,更是助长了孩子们长时间被包围在电子媒体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在家的学龄前儿童、节假日中的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每天观看电视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比例不在少数,许多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都超过3小时。“贝乐思教育综合研究所”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平均每日看电视的时间为162分钟,2400名调查对象中有50%达3小时以上,这些人中又有60%连续看3个半小时以上。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更高,由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特点,现在的孩子,缺少玩伴,到户外活动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加之家长的忙碌、疏忽以及对孩子看电视的不正确认识,电视成了很好的保姆,孩子从小就与电视或电子游戏为伴,导致了依赖和迷恋,对孩子造成了深远的不良影响。泡电视的孩子大都有这样的特点:(1)因看电视而减少了户外玩耍,缺少各种直接体验;(2)自婴幼儿期就开始接触电视;(3)喜欢独自一人看电视,并边看边玩;(4)迷恋卡通;(5)同一内容反复观看;(6)每次看的时间较长。

远离电视,避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尽管人的大脑发育和功能是一个尚未被完全认识的课题,目前世界上也没有准确的科学数据证明电视对儿童大脑产生的负面影响,但丹尼儿·阿蒙对“多动症”研究的突破与森昭雄对“电子游戏恼”的调查实验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近年来我国许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儿童“泡电视”的不良影响,他们认为:看电视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而且情绪不稳定。电视会把人看“专”、看“傻”。电视是个魔鬼,电视破坏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因职业关系,我接触了许多“多动症”儿童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他们都有着“泡电视”的习惯。

电视作为直观形象的视听传媒,直接诉诸听觉、视觉,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对青少年极具灌输力和吸引力,电子游戏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娱乐形式,它集计算机、彩色图像处理、音响合成技术和众多学科的丰富知识于一体,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对抗性、投入性强,使人一旦置于其中,就能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眼耳手脑并用,往往可以达到宣泄情绪,求得心理暂时平衡的目的,对青少年有很大的诱惑力,沉溺其中很容易导致迷恋甚至成瘾。事实证明,“泡电视”的孩子,更容易迷恋电子游戏,网络成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泡电视”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日本福岗的“儿童与媒体研究所”发出了“无电视日”呼吁,他们倡议在幼儿园的孩子家庭,每一个月一天关掉家中的电视,和孩子到户外去。为了彻底从“电视中毒”中解脱,许多家庭自愿报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无电视生活体验——“挑战无电视”活动。第一周完全不看,第二周家人之间商量后看2个小时想看的节目,第三周又彻底不看,第四周又只看2小时。而在美国,有600万人参加了类似的“无电视周活动”。

只有让孩子体验到了没有过剩的声音和光线刺激的空间,体验到了“有限制的自由”,他们才会去自发地去玩耍、去阅读、去思考。“在孩提时代,玩耍才是使其前额叶部活跃发达的有益刺激”,孩子远离了电视,就能有效地避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616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