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良性肿瘤vulvaEBEnIGnTumour

besoo2020-01-13  93

导读:……中医病名瘤。定义及释义女性外阴部良性肿瘤比较少见,通常分为两类,一是由上皮来源的肿瘤,有乳头状瘤、色素病和汗腺瘤;二是中胚叶来源的肿瘤,有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血管瘤与淋巴管瘤等。由于肿瘤的来源不同,其病因病…

外阴良性肿瘤vulvaEBEnIGnTumour

……

中医病名瘤。

定义及释义

女性外阴部良性肿瘤比较少见,通常分为两类,一是由上皮来源的肿瘤,有乳头状瘤、色素病和汗腺瘤;二是中胚叶来源的肿瘤,有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血管瘤与淋巴管瘤等。由于肿瘤的来源不同,其病因病理亦不相同。临床上应依据肿瘤的外观形状及病理检查方能正确诊断。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瘀血、痰饮、浊气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薛己认为:“夫瘤者留也,随气凝滞,皆因脏腑受伤,气血乖违。”是内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病理生理学

一、乳头状瘤:表面为增生的表皮细胞,覆盖于一个指状的疏松纤维基质之上,表皮增厚以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为主,有的地方角层向下凹陷进入肿瘤组织内,形成囊腔,腔内为角化物质,腔外围有一层鳞形上皮。多数病例肿瘤内可见黑色素沉着。

二、色素痣:痣细胞呈黑色,细胞呈卵圆形、半圆形或立方形,细胞膜清楚,细胞内为黑棕色细颗粒,核仁不清楚。位于真皮深部的痣细胞常呈梭形,胞浆内无色素,表示痣细胞老化。

三、汗腺瘤:瘤体较小,低倍镜下可看到瘤的轮廓。因瘤体压迫周围组织,常形成纤维性包膜,四周有炎性细胞浸润。多数为导管内乳头状腺瘤,少数可有圆柱瘤样结构。汗管瘤镜下见真皮内有许多散在小囊状导管,管内壁被覆有两层上皮。

四、纤维瘤:肿瘤切面为灰白色致密的纤维组织,交错排列或是漩涡状;有的瘤组织由较成熟的纤维组织构成;有的细胞丰富常发生粘液变性,纤维束交错排列。

五、脂肪瘤:瘤外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呈分叶状,切面呈黄色。瘤组织几乎接近正常脂肪组织,瘤间质由纤维组织及血管构成。如纤维组织或血管增多时,可称其为纤维脂肪瘤或血管脂肪瘤。

六、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瘤细胞大略呈多角形,但细胞边界不清晰,胞浆内有大量嗜酸性颗粒,核小而圆,深染,50%的病例覆盖瘤体的上皮组织呈假上皮瘤样增生。

七、平滑肌瘤:镜下与毛发平滑肌相同,主要由相互交织的平滑肌纤维束组成,间杂有不同数量的胶原纤维束,无包膜;肌纤维胞浆丰富,着伊红色,胞核细长而两端钝。有时与胶原纤维很难区别,此时用安尼林染色肌纤维染红色,胶原纤维染蓝色。

八、血管瘤:镜下有两种结构,一为无数的毛细血管,另一为腔不规则扩大,壁厚薄不一的海绵状血管。

九、淋巴管瘤:切面多呈囊状。镜下见一群大小不同薄壁管腔衬以扁平内皮细胞,腔内为浅伊红色液体。

十、神经纤维瘤部分肿瘤可见间质有明显的粘液变性,主质中瘤细胞核细长呈波纹状、扭曲状、末端较尖,银染色有时可证实其内有神经轴突。与神经鞘瘤不同,核不呈栅状排列。巨检上与神经鞘瘤也不同,此瘤没有包膜。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对瘤的辨证,要以局部表现和全身症状相结合,进行脉证合参,辨证论治,方能诊断准确,治疗及时,无后顾之忧。

1、肺气郁滞

主证:局部表现为多发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并呈念珠状排列,质地柔软,过大则下垂,用手指压扁,放手后又弹起,皮色不变或有色素流着,表面光滑,无痛感。伴有胸闷气短,畏寒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分析;肺主气,由于劳倦过度,肺气损伤,卫外不固,寒邪侵袭,气结为肿;肺气不宣则胸闷气短;卫阳被寒邪所遏则畏寒肢冷;舌脉均为肺气郁滞之象。

2.血热妄行

主证:局部表现为瘤高出皮肤,是小团块状或片状,压之褪色,松手还原,外观呈暗红或紫色,按之柔软,状如海绵,界清,无痛痒感;伴心烦失眠,多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分析;心主血脉,心火炽盛,迫血妄行,溢于脉络为肿;心火扰及神明则心烦失眠多梦;心火下移小肠则小便短赤;舌脉均为心火炽盛之象。

3.脾虚痰湿

主证;局部表现为癌自肌肉肿起,大小不等,柔软如绵,可压扁,推之可移,界清,无痛感;或基底部可推动,但与表皮粘连,瘤中心皮肤有小孔,有皮脂溢出,味臭;均伴有脘腹满闷,食欲不振,四肢困重,白带量多。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

分析:脾主肌肉,过度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聚湿为痰,痰气郁结为肿;痰湿中阻则脘腹满闷,湿性重浊则四肢因重,白带量多,舌脉均为脾虚湿困之象。

西医诊断

诊 断:

1.外阴肿瘤多属表在性,但由于位置隐蔽,不易察觉,更不引起重视。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癌的关键。临床检查时,应详细询问发病过程,全身主要疾病及其相互关系。并注重视诊观测肿瘤或溃疡的部位、大小及周围边缘的形状,表面光滑、粗糙,还是凸凹不平。皮肤或粘膜的颜色有无改变,有无分泌物及微裂等。同时配合触诊,们清肿瘤的软硬度及基底的活动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活动性如何。阴道、宫颈、子宫、附件等有无病变。

2.化验及病理检查,是本病诊断的关键。

活体组织切片检查:

甲苯胺蓝(toluidine)染色试验:清拭后用l%甲苯胺蓝溶液涂擦,待干后,再用l%醋酸溶液脱色,如有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则病区不脱色,为阳性。说明不全角化细胞着色所致;

激晶法:用新型的胆笛型晶液材料,粘附肿瘤部位。根据病区体温升高的变化,呈现不同色斑,以诊断肿瘤的性质。此法简便易行,快速,适应于表浅肿瘤,符合率达80%。

3.外阴部的平滑肌瘤诊断比较容易,但重点是排除肉瘤变,以避免误诊。首先观察肌瘤的大小:根据Tavqggodci的资料,肌瘤超过scm直径,肉瘤变或复发的机会就较多;其次是肌瘤轮廓是否清楚:若肌瘤周边假包膜清楚,很容易核出,则恶变少。相反,则恶变机会多;核分裂的频度:细胞分裂相越多,恶变的可能也越大;富细胞的程度:富细胞并不代表肌瘤恶变,但可表示细胞增生活跃,可以说是肉瘤变的前驱变化,必须慎重对待。

病 史:发病缓慢,不易察觉。

体 征:

一、乳头状瘤:外阴部鳞状上皮的乳头状瘤比较少见,多发生于阴唇,往往是单个性、生长缓慢,以中年以上的妇女多见。肿瘤呈一个软的疣状增生物,表面有油脂性物质。其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直径,呈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大的乳头状瘤因反复的摩擦,表面可溃破、出血、感染,乳头状瘤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有外阴瘙痒史和局部炎症史。

二、色素痣:色素痣可表现为淡棕、深棕或黑色。大小一般为0.1~1cm直径,表面平坦或略隆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可有毛发。生长较缓慢。色素痣对性激素的刺激较敏感,往往在青春期增大、变黑。活动期或恶性变时,可表现为色素痣颜色加深,周围皮肤发红。有渗出、出血、结痂及形成小溃疡;局部灼热、刺痒及疼痛,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三、汗腺瘤:大汗腺瘤好发于大阴唇,多见于成年后。肿瘤界限清楚,隆起周围皮肤的结节直径一般小于1cm。偶可囊性变,达鸡蛋大小。瘤与覆盖表面的薄层上皮粘着,但瘤体可被推动。结节质地软硬不一。生长缓慢,无症状。有时囊内的乳头状生长可突出溃破囊壁之外,有少量出血症状,亦可发痒。

四、纤维瘤:此瘤多数位于大阴唇,少数见于小阴唇、阴蒂及圆韧带。临床上不常见,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妇女。肿瘤大体呈圆形,形状不规则,光滑,质硬,有下坠感及疼痛,可有排尿困难及性交障碍,如被覆上皮溃破,可有出血及分泌物增多。患者可看到或触及肿物。五、脂肪瘤:瘤体小者无临床表现,著变大外阴部可有下坠感,溃破时则引起出血。瘤软呈分叶状,偶见高出皮肤似皮赘。位于皮下脂肪内者,境界清楚,可推动,位于大阴唇者,可见隆突性肿块。

六、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 好发于大阴唇,位置可稍深,浅表者占多数。少数可高出皮肤表面,覆盖瘤体的皮肤常色素减少。肿瘤生长较缓,为无痛性硬结节。当肿瘤表面有溃破时,可局部有渗出、疼痛,易误认为癌。肿瘤直径约l~4cm,无明显包膜。

七、平滑肌瘤:外阴平滑肌瘤直径为1~11cm,一般呈哑铃形,质地坚硬,分叶状。多无蒂而有宽的基底,能活动。可渐长大而使行动不便、坠感;向阴道旁生长,可使性交困难。可有疼痛或压痛。

八、血管瘤:常生长于大阴唇,有时可在阴阜见到,呈小红血管痣,或蓝、红海绵状肿物,柔软,边界不十分清楚。可以发展较大。一般无症状,但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会引起压迫症状和坠重感。

九、淋巴管瘤:呈单个或多个浅红或灰白色囊性结节,小则直径6mm,大则达儿头大。

十、神经纤维瘤:瘤体小,临床多无症状,有时它是全身性神经纤维瘤病在外阴的表现。皮肤常伴有咖啡牛奶斑。

体 检:可有不同的体征。

活体组织切片检查:

甲苯胺蓝(toluidine)染色试验:清拭后用l%甲苯胺蓝溶液涂擦,待干后,再用l%醋酸溶液脱色,如有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则病区不脱色,为阳性。说明不全角化细胞着色所致;

激晶法:用新型的胆笛型晶液材料,粘附肿瘤部位。根据病区体温升高的变化,呈现不同色斑,以诊断肿瘤的性质。此法简便易行,快速,适应于表浅肿瘤,符合率达80%。

鉴别诊断

1.外阴尖锐湿疣:此病与典型乳头状瘤极为相似,组织学上也难以区分。尖锐湿疣呈多发性,系病毒感染引起,可以消退。

2.外阴癌:外阴癌呈浸润性生长,有痒痛感,易破溃,需作组织学检查确诊。

3.皮赘:皮赘应与带蒂软纤维瘤鉴别,前者体积较小,可复发,后者为单发,体积稍大。

预 后

汗腺瘤一般都是良性,预后良好。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本病的中医治疗,多数是以内消为主。根据《外科正宗·瘿瘤治法》,归纳起来为行气散结、破瘀消肿、化痰软坚三大法。瘤内源于五脏,引起气结、血瘀、痰凝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要针对病变脏腑和不同病因,选方用药,灵活辩证论治。

一、辩证选方

1.肺气郁滞

治法:宣肺调气,解郁散结。

方药:通气散坚丸加减。人参、桔梗、川芎、当归、花粉、黄芩、枳实、陈皮、半夏、白茯苓、胆星、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各30g。体虚乏力者加黄芪30g;若自汗者加白术10g,防风15g。

2. 血热妄行

治法:清心凉血,散瘀消肿。

方药:芩连二母丸加减。黄芩、黄连、知母、贝母、当归、白芍、羚羊角、生地、熟地、蒲黄、地骨皮、川芎各 30g,生甘草 4.5g。若口干、舌红少津者加沙参20g,麦冬15g,花粉 25g;小便短赤者加木通15g,山栀10g。

3.脾虚痰湿

治法:健脾宽中,解郁化痰。

方药:十全流气饮加减。陈皮20g,赤苓15g,乌药10g,川芎10g,当归15g,白芍15g,香附20g,甘草10g,青皮10g,木香15g,生姜10g,大枣10枚。若肢体困重者加茯苓20g,白术15g;若胃院痞闷者加苍术15g,厚朴10g,半夏10g。

二、专方验方

1.柴胡、白芍、赤芍、茯苓、昆布、夏枯草各15g,白花蛇舌草、海藻、钩藤各25g,牡蛎50g。水煎服。

2. 巴豆3g,冰片5g,制草乌10g,生大黄、青木香、土鳖虫各15g,威灵仙30g。脂肪瘤加草果仁18g,炒莱菔子21g,炒苍术15g;纤维瘤加白花蛇15g,细辛8g,羌活10g。将各药研细和匀,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用白醋和白酒(1: 2)调敷患处,每两天换药一次,疗程不限,病愈停药。

3.甘遂60g,甘草60g。二味分别研粉加水熬成膏,用毛笔先蘸甘草膏涂瘤体以外四周,继用另一支毛笔蘸甘遂膏涂在瘤体上,二膏之间必须相距一线,每日涂 3~4次,对体表血管瘤有效。

三、其它疗法

外治法

1.神经纤维瘤:局部敷消瘤二反膏(甘遂、芫花、大戟、甘草、各等份,研细末用醋或姜汁调敷),如瘤体长太大而妨碍肢体活动时,可行手术切除;对头大蒂小者,可用芜花线或双套结结扎处理。

2.血管瘤:血管瘤体积不大者,可用针穿刺抽出血液,压迫止血后,外敷清凉膏〔芙蓉叶60g,梅片少许,凡士林300g,研匀)。并加压包扎固定,可以使瘤体消失;根蒂细者,可手术切除,并即用银烙匙烧红烙之,有止血不溃不再生之效;血管瘤误触破流血不止,可外用桃花散(白石灰0.5升,大黄片45g,先将大黄煎汁,白石灰用大黄汁发成末,再炒,以石灰变成红色为度,将石灰筛细备用)止血。

3.脂肪瘤:瘤体过大,引起疼痛,尤其出现恶变征象时,应迅速手术切除;成形未大及根蒂小者,可用枯瘤方(白砒、硇砂、黄丹、轻粉、雄黄、乳香、没药、硼砂各3g,斑蝥20个,田螺3个)点敷,使其枯落,以敛瘤膏(血竭、轻粉、龙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3g,鸡蛋15个煮熟用黄,熬油1小时)收功。

4.皮脂腺囊肿:手术将囊肿摘除。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清除皮脂和脓液,再用棉球蘸少量稀释后的白降丹(水银、硝石、皂矾、硼砂、食盐、雄黄、朱砂)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合后不易复发。

中药:

1、清肝芦荟丸:具有清肝解郁,养血舒筋之功效。主治火旺血燥筋挛者。每次1丸,每日3次,宜饭前服用。

2.通气散坚丸:具有宣肺调气,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气瘤。每次1丸,每日3次,宜饭前服用。

3.,顺气归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宽中化痰之功效。主治脾气郁结,气虚生痰而致肉瘤。每次9g,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4. 芩连二母丸:具有清心凉血,化瘀散结之功效。主治心火妄动、迫血沸腾之血瘤。每次1丸,每日3次,宜饭前送服。

西医治疗

关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一、一般治疗

外阴良性肿瘤,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血管瘤、淋巴管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深部X线或镭照射治疗。

二、对症治疗

1.乳头状瘤:此类肿瘤约2%~3%有恶变倾向,故应手术切除为宜。手术当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标本内有恶变证据考,则应作广泛的女阴切除。

2、色素痣:外阴色素痣容易导致恶变,宜行预防性切除术,但隆起或带毛的色素痣恶变机会就少,可不急于切除。如伴疼痛、出血则应切除。对于平坦的周边活跃的外阴交界痣、复合痣,尤其到青春期性激素活跃时,其恶变机会增加,应在妊娠前进行彻底切除。

3.汗腺瘤。一般的治疗方式先作活组织检查,肯定诊断后再作局部切除。

4.纤维瘤: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局部切除后,一般无复发。

5、脂肪瘤:小的脂肪瘤,一般无症状,也无多大危害,可不处理,如果肿瘤较大,则可手术切除。

6.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7. 平滑肌瘤:浅表或有蒂肌瘤,局部切除。若肌瘤在较深部位,则可切开包膜将肌瘤剜出,这样出血较少,可以不动包膜。但如包膜不清,周边浸润,或冰冻切片细胞分裂活跃,应作稍广泛的女阴切除。此外,平滑肌细胞有上皮细胞样变化者,不论是局处性还是广泛性变化,也不论肌瘤的大小,都要有足够的切除,不能作肌瘤剜出,因为此肌瘤极易复发。

8. 血管瘤、淋巴管瘤;浅表者可用32P、90Sr敷贴,效果良好,最好在3岁以内使用。其次为冷冻疗法、面积不大者,也可用硬化剂,如尿脂奎宁液局部注射或分散注入损害处;或用5%鱼肝油酸钠皮损内注射。也可用电灼、电解、电凝固、X线、激光等治疗。面积小者亦可手术切除。

9. 神经纤维瘤;此瘤极少恶变,如无症状,不一定手术,若影响生理功能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其他治疗

治疗上以手术摘除比较理想,但对于多发性及不宜于手术的肿瘤,中药内外兼治可发挥一定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历史考证

《诸病源候论》说:“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硬,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不治,乃至??大,则不复消,不能杀人,亦慎不可辄硬。”指出瘤是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的一种局限性肿块。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804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