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诊治经验

besoo2020-01-13  260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因受各种致病因子不断侵袭而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的演变过程。根据胃镜下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不同的病因学,慢性胃炎可演变为不同的临床表型,具有复杂而多样化的临床过程和结局。……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因…

慢性胃炎的诊治经验

乐雅养生网导读: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因受各种致病因子不断侵袭而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的演变过程。根据胃镜下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不同的病因学,慢性胃炎可演变为不同的临床表型,具有复杂而多样化的临床过程和结局。……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因受各种致病因子不断侵袭而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的演变过程,最初可由短暂的急性胃炎转变为随之而来的较为漫长的慢性胃炎,而在持续性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胃黏膜细胞有的加速凋亡,导致有腺体萎缩,出现萎缩性病变。有的变成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因此根据胃镜下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不同的病因学,慢性胃炎可演变为不同的临床表型,具有复杂而多样化的临床过程和结局。

从中医理论来看,慢性胃炎按照辨证论治的观点,应属于“胃脘痛’、‘狺满’“吞酸”和“嘈杂”等病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诊治慢性胃炎决非如此简单可以用几个证型概括的了,要根据临床具体病情而灵活掌握,进行具体化的治疗。

1.浅表性胃炎

根据笔者多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演变与胃黏膜炎症变化的过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慢性胃炎的初期当其刚发病时,多为浅表性胃炎,或处于急性活动性炎症,可见胃黏膜充血、糜烂和微小溃疡等病变,中医辨证对这类病人多见在原来脾虚或肝郁的基础上,兼见湿热或虚热之证,治疗上宜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重用清热解毒和活血凉血之治则。

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虎杖、半枝莲、丹皮、赤芍等。若热毒更甚,化腐成痈,则宜解毒消痈,如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紫草、茜草等。这些药物可加速炎症吸收和消退,促使溃疡愈合,制止出血,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使急性炎症消退或基本恢复。因此,中医药改善慢性炎症和消退急性活动性炎症的疗效是较为有效的。

临床上多数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之证,主要是气机阻滞,升降失司,通畅是脾胃的基本功能,本来脾胃素有虚弱,加上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出现一系列脾胃升降不和之证,并伴发有湿阻、食积、痰结、血瘀和热郁之象,因此在治疗上强调“通降”之法,主要达到疏解壅塞、消散郁滞,其中关键有两点,一在于条达肝木,二在于升清降逆,临床上应结合具体病入,结合辨证论治的精神而灵活掌握。结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肝木克土,肝气不畅方面有郁结、横逆、火灼、木乘之分,因此临证治疗有疏肝、抑肝、清肝和柔肝之剂。若肝郁木壅,用疏肝和胃法,方以四逆散加减;肝气横逆犯胃,用抑肝降逆法,方以旋覆代赭汤加减;肝火犯胃者,用清肝和胃法,方以清肝达郁汤或金铃子散加减;木乘土虚者,用柔肝扶脾法,方以痛泻药方加减。

在升清降逆方面,总以气滞为主,虽有脾虚,但如气滞明显,不宜一味补之,过用甘腻反滋痞满,可在补中益气之中加枳实、佛手、大腹皮之属,使之升中有降;气滞湿困者,可用藿香、佩兰、半夏、厚朴、滑石以芳香淡渗,湿祛则脾运。若脾虚食滞,则用鸡内金、焦三仙、砂仁、炒菜菔子等,以消导化积,食化则纳自振。

兹举例以说明之:

案例1:高某,女,62岁。胃痛3年,伴暖气,泛酸,口干,失眠,头晕头痛,大便干,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一),经服用西药及中成药多方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舌质红,苔厚白,脉弦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9年,高血压病史5年,均服药维持治疗。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胃不和,阴津亏虚。

治法:疏肝和胃,滋阴生津。

方药:柴胡99,元朗159,丹参309,川芎159,葛根309,生地309,枳实159,白芨159,煅瓦楞子209,钩藤309,酸枣仁409,石菖蒲209,远志159,莲子心159,生龙牡各209,珍珠母309,黄芩159,花粉159,石斛159,北沙参309,瓜蒌仁309,水煎服。

服用2周,胃痛明显减轻,暖气泛酸未作,口干,便干除,头痛,头晕及失眠等症好转。舌略红,苔薄白,脉弦,继以原方减酸枣仁,改瓜蒌仁209,巩固治疗1周,胃痛已不明显,食欲可,偶有轻微头晕。

按语:此患者年事较高,且患多种慢性疾病,素体肝肾亏虚,肝阳偏旺,复因饮食不慎、脾胃受损、木旺侮土、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胃痛、暖气、泛酸,胃阴亏虚则口干,津亏肠道失濡则大便干,肝阳上扰则头晕、头痛,热扰心神则失眠,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胃不和、气郁津伤之象。方用:柴胡、元胡、丹参、川芎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生地、元参、沙参、花粉、石斛养阴增液,白芨、煅瓦楞子和胃抑酸,石菖蒲、远志、钩藤、生龙牡、珍珠母平肝潜阳、清头目,酸枣仁、莲子心养心安神,瓜蒌仁润肠通便,葛根、黄芩清热平肝降压。在临床上辨证必须深入细致,本例病多且久,抓住病位主要在肝胃,病杌为肝肾阴亏,肝胃不和,巧用釜底抽薪,使肝肾得以滋养,肝气条达,胃气和降而病向愈。漫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轻型,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其主要病变是胃黏膜上皮的慢性炎症,病变较浅,从中医理论来看,多属于“胃脘痛”或“胃痞”,其病位皆在于心下,即脾胃。其病机多由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乘虚袭之,加之肝郁克土,以致肝胃不和,同时本病例年高体弱,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引起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故本病例临床所见,可谓是虚实相兼,本虚标实。治疗上一方面疏肝止痛,健脾和胃,另一方面滋阴生津,养心安神,在此治法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服药2周,诸症大为好转。

案例2:宋某,女,72岁。胃脘嘈杂3个月,患者3个月前因情志不遂出现胃脘嘈杂,伴食少腹胀,暖气,胸闷气短,夜寐不实,头汗及上半身汗出,口干,大便不爽,3 -4天一行,舌黯红,苔白厚,脉弦滑。曾做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胃郁热,腑气不通。

治法:疏肝降逆,清热通腑。

方药:茵陈309,栀子69,北沙参309,瓜蒌仁309,生地309,薤白159,旋覆花209,代赭石309,丁香69,柿蒂159,鸡内金309,枳实159,大腹皮159,黄芪309,浮小麦309,钩藤309,石菖蒲309,酸枣仁309,生龙骨309,知母309,黄芩159,甘草69,三七粉《中服)39,水煎服。服用7剂后,胃脘嘈杂明显好转,食欲增,睡眠好,大便不爽,但能每日1次排便,仍有腹胀,头汗及上半身汗出,舌苔臼,脉弦滑,病情好转,守原方加牡蛎309,敛阴止汗,服用7剂后病除。

按语:中医认为嘈杂病位多在肝、胃,病机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而致。此患者由于情志不遂日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而致胃脘嘈杂、暖气、泛酸、食少,热扰胸膈则胸闷、气短、热扰心神而见夜寐不实,热迫津液外泄则汗出,胃热上涌故见头及上半身汗出,热伤津液则口干,盯胃郁热,腑气不畅故大便不爽、腹胀,舌黯红,苔白厚,脉弦滑均为肝胃郁热之象。方中茵陈、栀子、黄芩清肝湿热,沙参、生地凉血清热和胃,丁香、柿蒂、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瓜蒌、薤白、三七粉宽胸利膈,鸡内金、枳实、大腹皮理气消胀,石菖蒲、知母、酸枣仁清心安神,龙骨、钩藤平肝清热,黄芪、甘草、浮小麦益气敛阴止汗,胃属阳明燥土得阴则安,加入养阴和胃之品,可收良效。

案例3:杨某,女,60岁。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伴胃脘部有振水声,情志不遂后症状加重,先后多次在市级医院就诊,经查胃镜、肠镜、B超等相关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服用吗丁林、胃力康等药治疗,效果不佳。现症:腹痛时作,以上腹及左右下腹明显,胃部有振水声,食欲不振,暖气,自汗,失眠多梦,大便不爽,精神焦虑,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胃不和,气滞湿阻。

治则: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理气化湿。

方药:茵陈209,钩藤209,石菖蒲209,远志159,旋覆花209,煅赭石309,吴茱萸59,黄连159,清半夏99,干姜69,浮小麦409,生龙骨309,北沙参309,鸡内金309,山楂309,黄芪209,丹参309.枳实159,大腹皮159,甘草89,水煎服。服用2周后,腹痛大减,胃脘部振水声亦减,暖气除,睡眠较前好,食欲渐增,舌边红,苔白,脉沉弦,效不更方续服7剂而恢复。

按语:患者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致脾胃受损而发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腹痛。肝气犯胃则暖气,食欲不振,肝气乘脾,健运失司,湿浊中阻,则胃部有振水声,便溏。脾虚肌肉四肢失养则消瘦。肝郁营血被耗,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则失眠多梦。营卫不和,津液外泄故自汗。舌脉均为肝胃不和之象。方中茵陈、钩藤清热和胃,平肝安神。丹参、北沙参、石菖蒲、远志清热和胃,养心安神,黄连、吴茱萸、旋覆花、代赭石清热和胃降逆,鸡内金、山楂消食开胃,浮小麦、黄芪、甘草益气敛阴止汗,清半夏、干姜燥湿和胃,枳实、大腹皮行气消胀止痛。

中医所称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本病症首见于《内经》,其对腹痛的论述,多从寒热邪气客于脾胃之论《诸病源候论》将其专立单独病候,并分为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腹痛与胃脘痛、胁痛、下腹痛等虽有部位之别,但其辨证及症候多有重叠,与腹内脏腑亦相互紧密联系。在临床上遇到腹痛患者,须综合分析,细加辨析,总应本着辨证论治之精神,注重辫别病势之缓急,病位之深浅,病性之虚实寒热,依照理、法、方、药之原则而治之。

临床上治疗腹痛之法甚多,历代医家各有妙招。依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对于本病例笔者认为中医辨证为肝郁克土,肝胃不和,气滞湿阻,胃失和降,方法为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理气化湿。笔者认为临床上腹痛的病因病机,以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最为常见,本病例起病之初即有明显的肝气郁结之病因缘由,然后招致各种肝胃不和之病机发展。中医理论认为肝气郁结,疏泄不畅,必然影响脾胃之升降,其损伤脾胃有二:一为肝疏泄不及,土失木疏,则脾困而湿滞;二为肝疏泄太过,横逆脾胃则肝胃不和,同时疏肝必须与利胆并用,和胃必须与降逆兼顾,理气亦应和活血相佐,如此整体调节,相互配合,则效果立见。

案例4:张某,女,39岁。暖气频作1年,自觉情绪波动后加重,伴食欲不振,偶有泛酸,进食后胸骨后有堵塞感,小腹胀满,大便溏。曾查胃镜:慢性胃炎,先后服用西药及中成药效果不佳。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滑。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郁脾虚,胃气上逆。

治法: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太子参189,茯苓109,白术109,旋覆花209,代赭石309,吴茱萸59,黄连159,丁香69,柿蒂69,法半夏99,干姜69,黄芪249,陈皮69,鸡内金309,山楂309,枳实159,大腹皮159,甘草69。上方服用15剂,诸症皆除,又述有恶心,舌黯红,苔白,脉弦,继以原方减黄芪、陈皮,加苏子15 9、黄芩15 9、全瓜蒌309、焦槟榔159以清热利膈下气消食。续服15剂诸症均除。

按语: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复因情绪波动致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而肝气乘脾之便溏食少症状,肝气犯胃,胃气上逆则暖气、泛酸、进食后胸骨后痛等症。舌脉为肝郁脾虚之象。此为土虚木乘之病,故宜扶土抑木,方中: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黄连、吴茱萸平肝和胃阵逆,枳实、陈皮、大腹皮行气消胀,鸡内金、山楂开胃消食。二诊病情明显好转,又出现恶心症状,故减少补益之品,加入利膈消食之品,本病例抓住土虚木乘为主要病机,故重用健脾益气之品,佐以舒肝之味而取效。本病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胃气上逆,治法为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西医辨病为慢性胃炎,与其他病例的辨证和辨病可能类似,但本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暖气频作已1年有余,经多方治疗始终未愈,故来求诊。暖气者,噫也,多在饱食之息发作,即暖气,与呃逆之症同属一类病机,亦是胃气上逆所致,可能是其轻型而已,与脾胃肝胆疾病相关,有慢性胃炎,可表现以暖气为主要症候的特点,有的可表现以呃逆为主要症候的特点,但其根本病机可能是同一证型。

2.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变,尤其多见于伴发HP感染者,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可为脾气虚和胃阴虚等,标实则为郁证、热证、实证,盖因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可以引起脾胃升降失司,肝胃气机不畅,久则化热化火,出现本虚标实相兼之证,治疗上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标证宜清肝热、泄胃火和解郁结,选用夏枯草、蒲公英、黄芩、黄连、苦参、黄柏、炒栀子、柴胡、大黄、郁金、茵陈、旎覆花、代赭石等。对于本虚证,治宜健脾气、养胃阴和升阳气,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北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当归、白芍、乌梅、升麻、柴胡、清半夏、干姜、吴茱萸、砂仁等。一般来说,对于本虚标实,治宜标本兼顾,但临床上也要审时度势,有时则需急则治其标,尤适用于糜烂性胃炎,因为此型胃炎多见实证和热证,故先宜清热泄火,然后兼顾益气养阴,则能取得良好效果。

兹举例以说明之:

刘某,女,40岁。患者5年来经常胃脘胀满疼痛,暖气则舒,进食后加重,口苦,偶有泛酸,纳少,夜寐不实,大便干2-3日一行。先后多次在市级医院就诊,经查胃镜诊为:慢性糜烂性胃炎,间断服用开胃行气中成药及吗丁林等药治疗,效果均不满意。舌质红,苔厚,脉弦。

西医诊断:慢性糜烂性胃炎。

辨证:肝胆郁热,腑气不畅。

治法:舒肝利胆,通腑泻热。

方药:茵陈309,栀子209,知母309,生地309,元参209,鸡内金309,山楂309,火麻仁309,郁李仁309,大腹皮159,枳实159,焦槟榔99,莪术159,半枝莲159,花粉159,石斛159,夏枯草309,甘草69,水煎服。嘱服2周。患者连服1周后症状好转服至2周胃脘胀满、疼痛已十去八九.大便每日1次,不干,食欲增,精神好,舌略红,苔白,脉弦。上方改知母159续服1周,巩固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胃窦部糜烂消失。

按语:此例观其脉症,辨证为肝胆郁热,腑气不畅而致脘腹满疼痛,暖气则舒,泛酸,进食后加重。郁热伤津,腑气不畅则便干,舌红,苔薄黄,均为热象,脉沉弦,亦肝郁之征,故方中以茵陈、栀子、知母、夏枯草、半枝莲清肝利胆泻热兼通便,生地、郁李仁、花粉、石斛、火麻仁生津润肠通便,大腹皮、焦槟榔、山楂、鸡内金理气消食导滞,莪术、枳实理气活血止痛。

本病例属于“胃脘痛”和“胃痞”的范围,其病因多由恣食厚味或饮酒过度,或饥饱失节,以致胃气壅滞,气机郁闭,郁而生热,甚或热蕴成毒,另一方面肝郁胃热,必然引起肝木之疏泄不利,脾胃之升降失司,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返升为逆,胃失和降,则消化不利,气机壅滞,出现水泛为湿,谷停为滞,则形成热郁、腑滞、湿阻等。通降是脾胃的基本生理特性。这种肝胃郁热型是胃肠疾病包括慢性胃炎的一种常见证型,一般来说,该证型多见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的急性活动期。从病理形态学来看,胃黏膜多出现急性活动期炎症,如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溃疡和糜烂等,即如糜烂性胃炎等。这种证型与脾胃虚寒型截然不同,恰好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后者在病理形态学的表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这两种证型之间。也可以出现一些寒热相间,虚实并见,痰热互结,上热下寒,下热上寒等错杂的证型。则应根据其证型分别之不同,而随证加减治疗,如寒热相间者用辛开苦降法,腑气不通则用滋阴润下法,阴虚胃痛者用滋阴通降法等。

本病例在治疗上主要采取舒肝解郁,通腑清热,降逆利胆等治法,因此舒、通、降是其突出特点,即舒郁热、通腑气、降胃气、消食积,经过约半个月的治疗.即取得明显的效果。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此种肝胃郁热,或脾胃湿热型,多见于糜烂性胃炎,或急性活动性炎症期的患者或HP相关性活动性胃炎者,以实证热证为主,主要为多种原因引起肝郁失疏,影响脾胃升降,气机不畅,化热蕴湿临床症见胃痛胀满、暖气、呃逆等。

3.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多属慢性胃炎之后期,目前一般认为慢性胃炎病变之发病过程,由浅表性胃炎q}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非典型增生,最后发展到胃癌前病变。所以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慢性胃炎真正演变到萎缩性胃炎,多属于虚证,可能是虚热证及虚寒证。对于虚热型萎缩性胃炎,一般虽以胃阴不足为本虚,但往往兼有虚火,此类病例可能在过去患有糜烂性胃炎或活动性胃炎,仍因气郁化火,胃热上炎或脾虚湿困,湿热内结,久而伤阴,耗损胃津,因而出现虚热之品,当采用甘寒滋养胃阴之品或酸甘化阴之味,投以北沙参、甘草、麦冬、知母、花粉、石斛、白芍、乌梅、黄芩、地骨皮等药以滋阴润燥。若是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以致气阴两虚,则滋阴兼用益气,可加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玉竹、扁豆、莲肉、甘草等以益气生津,酸甘温润。

对于虚寒性萎缩性胃炎,多属于该病的后期,可能已发晨到癌前病变的阶段,脾胃功能降低,组织退化,运化无力,升降失司,易出现脾胃虚寒之证,尤其多见于年老体弱的高龄老年人,临床上患者表现为身体赢弱、面色萎黄、全身无力、四肢酸软、畏寒怕冷、胃脘胀满不适、纳呆少食、大便溏薄、舌淡脉细等一系列脾胃虚寒之证,治疗上理应温补脾胃、益气壮阳,以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丸或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但是治疗上有时会遇到“虚不受补”,若补过甚,病人接受不了,或者“胃以通为补、肝以散为用”,可在滋补之中,佐以“通降”或“条达”之品,缓功图补,以善其后。

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活血化瘀法则的运用贯穿于全程之中,尤其对于萎缩性胃炎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慢性胃炎是一个易于迁延,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胃炎多痛,胃痛日久,久则入络,必有瘀血。在发病之初,可能多系实证、热证、郁证为主,然而,不管气滞还是热结,都会伴发一定程度的血瘀,因此在组方用药时佐以活血化瘀药,一般会提高疗效,若病情已发展到胃黏膜出现萎缩性病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此仍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伴发有严重的络脉瘀阻,诱发突变,因此要重用活血祛瘀之药,如丹参、赤芍、莪术、桃仁、红花、三棱、半枝莲、藤黎裉、水蛭、白花蛇舌草等,以阻断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兹举例以说明之:

刘某,女,54岁。胃脘部疼痛2年,伴暖气,进食后胃痛加重,腹胀,食少,大便干,3 -4天一行。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常口服中成药及西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舌质红,苔臼,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肝胃不和,气逆津伤。

治法:疏肝理气,养阳和胃。

方药:旋覆花209,代赭石309,吴茱萸59,黄连159,枳实109,大腹皮159,鸡内金309,神曲209,山楂309,谷麦芽各159,焦槟榔159,清半夏99,丁香69,柿蒂159,生地309,元参309,知母309,火麻仁309,北沙参309,瓜蒌仁309,钩藤309,石菖蒲209,酸枣仁309,莪术159,水煎服。

服10剂后,胃痛腹胀及暖气均减,大便略干,2-3天一行,舌脉大致同前,又嘱续服30剂后,复诊惟感胃部轻微不适以进食后明显,病情缓解,舌嫩红,苔薄白,脉弦细。以养胃和中之剂善后。处方:太子参159,白术129,茯苓159,石菖蒲209,北沙参159,黄连109,吴茱萸59,鸡内金209,神曲209,山楂209,焦槟榔159,瓜蒌仁209,陈皮109,枳实109,清半夏99,甘草69,谷麦芽各129,水煎服30剂,巩固疗效。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胃黏膜病变明显好转。

按语:此病由于情志不遂日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胃痛,胃胀、暖气,肝胃郁热津伤、肠道失濡则便干,舌红、苔白、脉弦细均为肝胃不和、气滞津伤之象。方中: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舒肝和胃降逆,枳实、大腹皮、焦槟榔行气宽中消胀,生地、元参、沙参养阴和胃,火麻仁、瓜蒌仁、知母清热润肠通便,谷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健胃消食,钩藤、莪术疏肝活血止痛,石菖蒲、清半夏清心和胄,酸枣仁安神敛阴。临床选药仔细斟酌,根据胃的特性体阴用阳,喜润恶燥,故在常用疏肝和胃剂中,重用甘润清热之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病理过程中的一个较为后期的阶段,其基本而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上皮细胞变性,固有腺体萎缩,常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近年来,不少学者报告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使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和黏膜萎缩逆转,然而此点尚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确切验证。中医认为胃脘疼痛是胃病的主症,其病位在胃,但胃与脾互为表里,脾胃又与肝相生相克,肝为刚脏,而主疏泄,若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肝木克土,脾胃受制,引起肝胃不和,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由实转虚出现脾胃虚弱,日久则由浅表性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临床上确有不少疗效报道,提出经过3 -6个月以上较长期的中医全面系统而恰当的个体化治疗,不仅可以使胃黏膜的急性活动性或慢性炎症消退,轻、中度肠上皮化生好转,胃黏膜萎缩得以缓解,至于临床症候的痊愈则更为明显。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恰当而有针对性地治疗慢性胃炎,其疗效是肯定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882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