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戈谢病病因,小儿戈谢病的原因

besoo2020-01-14  9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戈谢病的病理病因,小儿戈谢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小儿戈谢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G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酯酶缺乏致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

小儿戈谢病病因,小儿戈谢病的原因

乐雅养生网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戈谢病的病理病因,小儿戈谢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戈谢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G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酯酶缺乏致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能导致疼痛、疲劳、黄疸、骨损伤、贫血甚至死亡。  戈谢病致病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不同的GBA点突变与发病有关。编码GC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q21,基因长7kb,含有8个外显子。在此基因下游16kb处有一高度同源的假基因。GD患者可见到错义突变、剪接突变、转移突变、基因缺失、基因与假基因融合等。以错义突变最常见,导致GC的催化功能和稳定性下降。不同人种基因型的变异不同,如犹太人群体中N370S最常见,仅见于Ⅰ型患者,纯合子病情轻。而在亚洲人群中则无这种变异型。GD患者中已确定的基因突变有100余种,中国人GD的基因型已报道10例,其中5例Ⅰ型为G46E/L444P,F37V/L444P,N188S/L444P、Y205S/L444P及R48W/R120W;2例Ⅱ型均为F213I/L444P;3例Ⅲ型为N409H/N409H,G202R/N409H及L444P/L444P,其中以L444P基因型最常见,在等位基因中占领40%,并出现在各型GD中。L444P在Ⅰ、Ⅱ和Ⅲ型患者中均可见到纯合子病情重,常有神经系统症状。F37V及Y205C为中国人特有的新生突变。

二、发病机制

溶酶体(lysosome)是一种细胞器,即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内部液体呈酸性,含有60多种酸性水解酶,为单层包被的囊泡,外面是一层脂蛋白膜。它是细胞的处理与回收系统。可降解各种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脂质、黏多糖及糖原等。生物大分子通过内吞作用被摄入,然后分解成不同的组分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这些大分子的分解都是在溶酶体中进行的。组成细胞的各种生物大分子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不断被分解又不断被再合成。溶酶体中的每一种酶皆有各自的编码基因。每一种酶的缺陷直接导致某一特定的生物大分子不能正常降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其共同结果都是溶酶体随之发生肿胀,细胞也变得臃肿失常,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疾病,称为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葡糖脑苷酯酶是一种可溶性的糖脂类物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在体内广泛存在。正常人每克脾组织(湿重)含GC 60~280 g,而GD患者可高达3~40.5mg。生理情况下,来源于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葡糖脑苷酯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在溶酶体内经GBA作用水解生成葡萄糖和神经酰基鞘氨醇(ceramide)。由于GBA基因突变导致体内无GBA生成或生产的GBA无活性,造成单核巨噬细胞内的GC不能被有效水解,大量GC在肝、脾、骨骼、骨髓、肺和脑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中蓄积,形成典型的戈谢细胞。医学研究者对戈谢病骨髓中戈谢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吞噬功能进行研究,发现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并证实了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脑组织中蓄积的GC主要来源于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此外尚可来源于体内,如肝、肾和肌肉等各种组织。

乐雅养生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戈谢病病因,小儿戈谢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小儿戈谢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乐雅养生网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戈谢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6899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