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痹证”?

besoo2020-01-14  183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痹证是指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是指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

何为“痹证”?

乐雅养生网导读:痹证是指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证是指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预后多不良。

《内经》对痹证的病因、证候分类、以及转归与预后等已有明确的认识。后世医家论述较多,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汉唐时期即已积累了大量治疗痹证的有效方剂。明清时期对痹证的病机、辨证、治则以及方药的选择、配伍等均有发展,使痹证的辨证论治渐趋完整。痹证作为症状可见于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骨质增生性疾病,其他如布氏杆菌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等也可见到痹证证候。

痹证的诊断要点

1、临床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

2、一般发病比较缓慢,部分开始可有发热、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而出现关节症状。

3、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性。

4、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等。

痹证的辨证分析

痹证发生主要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其中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为多。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可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临床辨证应辨清风寒湿,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偏于风胜者,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偏于湿胜者,以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为着痹;偏于寒者关节痛剧,疼痛不移为痛痹;病程日久者,可出现痰瘀痹阻气血及肝肾亏虚。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活血舒经通络为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配以补益正气之法。

痹证的分型治疗

风痹风痹初起,邪气较浅,尚未入脏腑,多发于膝、腕等关节。证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用防风汤加减。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宜寒热并用,方用桂枝芍药汤加减。

寒痹寒气偏盛,入于筋骨,肢体关节为主要疼痛部位。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

湿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证见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

热痹风、寒、湿痹后期化热伤阴,高热、久热不解而形成。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加桂枝汤。若热痹化火伤津,可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更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方用犀角散。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18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