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常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发生无法治疗的休克。……
疾病概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常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发生无法治疗的休克。1978年在8~17岁的各类儿童中首次认识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特定症状。在1980年发生了数量众多的病例,主要为青年女性,她们均为正应用阴道栓者。1980年美国共报道700例病人,到1981年经广泛的宣传和从市场上取消了各种类型的超强吸水能力的阴道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本病在未用阴道栓的某些妇女中仍有发生以及在刚做过手术或分娩以后的妇女中发现。约15%的病例为术后的男性患者,轻型病例亦比较常见。虽然已知在大多数病例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是葡萄球菌,但其引发的机制尚不清楚。阴道栓的存在可以促进细菌产生毒素,并通过阴道粘膜上的小伤口进入血液或经子宫进入腹腔,此种毒素即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疾病描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常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发生无法治疗的休克。
症状体征有无发热、寒战、咽痛、头痛、猩红热样或红斑样皮疹;有无直立性晕厥、神志恍惚、意识模糊、腹泻、腹痛、尿少、顽固性休克、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
体检:应注意血压是否降低,有无脉速、神志状态;注意有无皮肤发花、弥漫性潮红、充血性小丘疹或日晒样、烫伤样皮疹、淤点或疱疹;注意有无蜂窝织炎;注意黄疸、发绀及吸氧亦不能缓解的呼吸困难;注意有无心律不齐、腹部压痛;注意病后1~2周有无皮肤脱屑或手套、袜套状大片脱皮。
疾病病因
询问2~3d来有无皮肤粘膜及上呼吸道创伤(包括微小损伤)、炎症、筋膜炎或肌炎;是否应用内置式月经栓。
诊断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小板计数、尿常规、血清电解质、HCO-3含量,有条件者作血气分析、血乳酸测定,必要时作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测定,如怀疑有DIC应作相应指标检测。应作感染灶分泌物培养,血、尿及脑脊液(必要时)培养。有条件者测定血清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抗体及特异性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SPEA、B、C)抗体测定,留取双份血清,可见恢复期抗体水平较初期明显增高。
治疗方案
病情较急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恰当的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并防止复发。1、对症治疗对休克患者及时吸氧、纠正酸中毒、扩充血容量。1~2h可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及生理盐水500ml,24h内成人可给予3000ml液体,心功能不良者可酌情用毛花甙丙(西地兰)等强心药。休克好转后补充钾及其他电解质。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给予5%碳酸氢钠250~400ml/d,以纠正酸中毒。在纠酸、扩容基础上如休克仍未纠正者可给予多巴胺、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对于严重病例,早期应用氢化考的松100~500mg/d,或地塞米松5~20mg/d,连用2~3d,具有抗休克、减轻内毒素的作用。有条件者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准确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应积极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急性肾衰、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2、病原治疗青霉素钠800万~2400万U/d,分次静滴,重症加用庆大霉素16万~24万U/d,分次肌注、静注或加阿米卡星0.4~0.8g/d,分次肌注或加用小诺米星60~120mg,3~4/d,肌注。耐药菌株可用苯唑青霉素钠4~8g/d,分次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0.5g,4/d,或罗红霉素0.15g,2/d。重症病例可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根据需要和可能选用头孢唑啉钠、头孢瑞丁、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美唑或头孢匹胺,也可用克林霉素0.6g,3/d,肌注或静滴,万古霉素1.0g,2/d,静注,利福平0.6g,1/d,饭后2h服。为防止复发,症状改善后宜继续口服抗菌药物,直至疗程达2周以上。静脉输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30~50g/d,有助于对抗TSST—1和SPEA、B、C等毒素的致病力。3、局部病灶处理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根据需要予以清创、脓肿切开引流、坏死组织切除清理等处理。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27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