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蚕蚀性(或慢性匐行性)角膜溃疡,首先由Mooren(1867)所报告,故也称Mooren氏角膜溃疡。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病因不清,病情顽固,且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迄今仍被视为一种极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蚕蚀性(或慢性匐行性)角膜溃疡,首先由Mooren(1867)所报告,故也称Mooren氏角膜溃疡。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病因不清,病情顽固,且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迄今仍被视为一种极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根据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病史,典型的溃疡病变图象,临床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在病变初期须与单纯性边缘性角膜溃疡,角膜边缘变性,Wegener氏肉芽肿,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或红斑狼疮伴发的的角巩膜缘的炎性溃疡与肉芽肿相鉴别。
角膜边缘变性所致的炎症或溃疡灶,症状轻,发展慢,进行缘无潜掘边。变性区上皮完好,后弹力膜因变性的而易致膨隆,好发于角膜上缘。
Wegener氏肉芽肿的病变部位偏向巩膜侧,巩膜受累区有肉芽肿隆起,有较粗大的血管沿角巩膜缘伸入病灶,溃疡呈犁沟状,无潜掘边。
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有色人种发病率稍高,黑种人要明显高于白种人。我国也时有报道,约占补诊眼科病例的0.03%。
各年龄均可发病,地处热带的黑人发病年龄较早,多见青壮年或中年。我国常发生于壮年和老年人,也有中青年发病者。文献记述最小发病年龄为3~5岁。男性发病略多,男女患者之比约为3:2。
大多为单眼发病,也有部分病例为双眼同时发生,不少病例在一眼患病数年后累及另一眼。国外资料报告双眼发生率约占25%,国内报告为8~40%。
病程常进行发展,初起于睑裂区角膜缘部,由浅层灰色浸润发展成边缘性溃疡,并逐渐向角膜中央部匐行扩展。溃疡早期不易与单纯的边缘性角膜溃疡相区别,经2~3周后,溃疡的进行缘出现潜掘状犁沟与稍隆起的悬边,呈现蚕蚀性,少数病例由于角膜周边进行性发展而出现轮状溃疡区。溃疡侵蚀深度约占基质层的1/2,常不向深部发展引起后弹力膜膨出或穿孔者少见。
随着潜掘状溃疡缘向前推进,遗留的溃疡基底逐渐由来自角膜缘的新生血管性组织和上皮所覆盖,表面不平,略呈咬凿状,间有肉芽组织隆起和散在浸润小灶。也有病例呈疤痕状,溃疡进行缘有一灰白色浸润线,未累及的角膜保持完整与透明。溃疡持续进行,不易为药物所控制,最终侵蚀整个角膜而致盲。整个病程可达3~9个月。
在裂隙灯下,上述病变过程更为清晰可见,除百有继发感染,一般不伴有前房积脓。通常无房水闪光及虹膜炎症反应。
从病变开始,表现为严重主觉症状,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疼痛常沿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域放射,局部滴用麻醉剂及口服止痛药均不易缓解症状。严重的主觉症状常与角膜周围温和的充血程度不相称。
临床上,有人将蚕蚀性角膜溃疡发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1)恶性型 多见于年轻患者,双眼发病,病变呈顽固持续性进展,主觉症状重,溃疡进展快,常累及巩膜,穿孔发生率高,预后差。
(2)良性型 多见于老年患者,单眼发病,病程进展相对较慢,经某种手术治疗后(如结膜切除或板层角膜移植)常可控制病变的进展,预后相对较好。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32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