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在我国南海深处,生活着很多外表艳丽的软体动物,它们看似毫无防卫能力,其实蕴藏着抵御生物捕食的特殊化学物质。上海科学家就从这些物质中,提炼出了抗糖尿病、抗肿瘤的新药先导化合物。……
昨天,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承担的市科委一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南海低等无脊椎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窥到了海底生物的宝藏。
.hzh {display: none; }
据药物所的郭跃伟研究员介绍,目前,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研究是国际上的一个科研热点。对药物开发来说,陆地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已进行了一百多年,而海洋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才进行了几十年。事实证明,海洋是个“医药宝库”,具备开发新药的巨大潜力。
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是郭跃伟课题组与意大利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两年来,他们在南海找到了100多种海洋生物,从其体内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颖结构的海洋天然化合物。这些生物中,软体动物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着重研究的是裸鳃类软体动物,它们没有外壳,柔软的身体暴露在外,色彩艳丽,十分抢眼。”郭跃伟表示,“按理,这类动物很容易被鱼类发现、捕食。”但其实,它们通过捕食珊瑚、海绵等生物,吸收了后者的特殊化学成分,并在体内“加工”,形成了具有防卫功能的有毒物质。鱼类一旦咬它们,就有可能中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毒素’。”郭跃伟说。经过两年研究,他们用多种技术,从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身上得到了多种新药先导化合物,分别对Ⅱ型糖尿病的靶标分子,肺癌、肝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这些成果都申请了发明专利。其中,能抑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导化合物获得了“德彪—CCRF”中国奖一等奖。如今,药物所专家已对部分化合物进行动物实验,力争使海洋生物早日变成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406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