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四高三低

besoo2020-01-14  169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心脑血管病的“三低”特征是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心脑血管病的患病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遗传、肥胖和精神紧张等,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人口仅为35.6%、农村仅为13.9%,高血脂的知晓率…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四高三低

乐雅养生网导读:心脑血管病的“三低”特征是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心脑血管病的患病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遗传、肥胖和精神紧张等,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人口仅为35.6%、农村仅为13.9%,高血脂的知晓率不足10%,高血糖的知晓率只有33.3%。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干预不够,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知晓率非常低下,仅有5%的人对自己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而发现症状之时,则已经给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危……

北京市对近15年冠心病死亡率的调查显示,男性35~44岁冠心病死亡率比15年前增加了154%,而其中45~54岁之间的男性增加了76%,同年龄段的女性则增加了40%。在对脑卒中患者的调查中还发现,其中25~70岁人群中,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过去升高了115%,首发的出血性脑卒中则比过去降低了45%,而复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比过去上升了140%。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10万人死于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占全球总死亡的29%,而这些死亡患者有80%处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这一比例更为惊人,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已超过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其实,如果能在早期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完全可以降低。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到我国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院士,在百忙之中设立心脑血管防治系列专栏,为心脑血管病患者解惑答疑,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健康指导。

三十年前还被称为富贵病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态势,如今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目前呈现出“四高三低”的特征,而且日趋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被这一疾病袭中。

“四高”特征

心脑血管病呈现的“四高”特征,即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据国家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4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5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之高令人担忧;心脑血管病的致残率高达51.9%,在人类疾病中位居第一,其中心肌梗死的致残率是50%,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66.7%,冠心病患者大多数丧失了劳动能力;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约有260万,也就是说大约每12秒就有一个人因为心脑血管病而死亡,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死亡率非常高;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也很高,五年内复发率高达42%。可见,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三低”特征

心脑血管病的“三低”特征是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心脑血管病的患病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遗传、肥胖和精神紧张等,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人口仅为35.6%、农村仅为13.9%,高血脂的知晓率不足10%,高血糖的知晓率只有33.3%。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干预不够,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知晓率非常低下,仅有5%的人对自己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而发现症状之时,则已经给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危胁。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控制率尚不足20%,这与治疗条件、治疗药物以及患者的健康观念有关,很多人偶尔出现一些轻微症状时不以为意,不进行治疗,然而等症状明显时,病情却已经进展严重了;还有一些患者在病情控制住以后就不再及时用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使之更加难以控制。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治愈率也比较低,治疗达标率不足5%,所以我们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也还需要做出努力。

高危人群需及时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患者患病后往往生活很难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所以加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迫在眉睫。以下这些数字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我国约有2亿人患高血压,2亿人患高血脂,1亿人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脂,0.92亿人是糖尿病患者,1.5亿是糖尿病前期患者,2亿人超重,7000万人肥胖,75%的成年男性吸烟,这些均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对于他们来说,都需要及时控制危险因素,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体检和保养,将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在未发之前。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904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