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消极情绪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失调,如不消除致病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仅靠药物治疗是难以奏效的可见在中医理论中,就主张癔症需要心理治疗。……
癔症用心理疗法治疗的思想在中医里就有论述,不少文章都有相应记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篇癔症的中医论述,看看中医是如何定义癔症并治疗的:
《古今医统·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明确指出了郁证的病因是七情不舒,而症状表现变化多端。郁症病变可涉及心、脾、肝、胆,其病机可分为忧思郁怒、肝气郁结;思虑忧愁、脾失健运和情志过极、心失所养等。提出治疗以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清心泻火、苦辛通降、健脾化痰、活血络、益气养阴等法,治法灵活多变,应证而为,实为可贵。
《类经》提出的“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是形不可活”的“形神相印”医学思想、“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学术思想,指出了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眼病多见于性情急躁之人,因性急于人,肝易抑郁,郁久生热,湿与热合,蕴结于脾,使精气受损而目暗不明”。因此,情绪剧变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眼病。
《医学入门》载:“内伤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说明消极情绪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失调,如不消除致病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仅靠药物治疗是难以奏效的可见在中医理论中,就主张癔症需要心理治疗。因此,若是患上癔症,最佳方法就是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另有《黄帝内经》,有关于五气之郁及情志致郁的论述,如《灵枢·本神篇》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金匮要略》对百合病、妇人脏躁、妇人咽中如有物梗、奔豚气等病症也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治法方药。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96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