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斑疹伤寒传播途径
1、斑疹伤寒传播途径
1.1、传染源
该病的传染源是感染普氏立克次体的患者,从潜伏期末就开始具有传染性,到发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病原体也可以长期隐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再次增殖、复发。
1.2、传播途径
人虱为传播媒介,主要是体虱,其次为头虱,阴虱一般不传播。人虱在适宜的温度下存活(29℃左右最活跃),以吸人血为生,叮咬患者后,立克次体在虱子肠壁上皮细胞内繁殖,胀破细胞后立克次体进入肠腔,当再次叮咬人或者被人人虱死亡破碎后立克次体从人虱体内逸出,从人体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感染人类。
2、什么是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typhus)乃是由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可分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所致,经体虱传播,以冬春季为多。地方性斑伤寒是由于摩氏立克次体感染所致,以鼠及鼠蚤为媒介,以夏秋季为多。地方性者比流行性者病情较轻。
潜伏期为5~21天,多为 10~12天。表现有起病急,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及压痛,尤以腓肠肌明显,颜面潮红 、眼球结膜充血 ,精神神经症状如失眠、耳鸣、谵妄、狂躁,甚至昏迷。可有脉搏增快或中毒性心肌炎。多于病期第5天全身出现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以后可变为出血性,并有脾肿大。
流行性斑疹伤寒仍然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引起的,鼠类是贮存宿主,印鼠客蚤是传播媒介,人是受害者。
3、斑疹伤寒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流行性斑疹伤寒一般潜伏期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发病时间可提前。前驱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有低热、头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一般5~15天。
症状和体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项,即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物理检查: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
并发症:中耳炎、腮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可出现阴囊、阴茎、阴唇肿胀和坏疽。有时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有的昏迷、迟钝、呆傻,有的兴奋。
斑疹伤寒要注意什么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洗澡、洗头,换下的衣服用开水烫洗。
2、在虱寄生的人群中,或者鼠密度高的地区,只要有传染源,就极易传播扩散。因此,在军队、地质队、工程队中应特别注意预防。
3、斑疹伤寒病人入院后,及时洗澡更衣,彻底灭虱,必要时剃光头发、腋毛和阴毛,剃下的毛发焚烧处理。换下的衣服煮沸或高压消毒。
4、体息及营养:发热及中毒症状明显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饮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
5、注意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
6、高热护理: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忌用洒精擦浴,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大剂量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
如何预防斑疹伤寒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常用的灭鼠药物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提高人群抗病力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斑疹伤寒疫苗。初步研究显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能否用其制成疫苗,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086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