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理45岁,腹围略大,体重正常,最近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说,初诊糖尿病,首选药建议用二甲双胍。但在另一个医生处却遇到了反对意见,说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二甲双胍是肥胖超重患者的首选用药,不一定适合他。老吴顿时一头雾水:我究竟该不该用这种药呢? 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显示了它卓越的临床效果,在中外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均被推荐为糖尿病首选治疗药物。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双向降糖机制和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 所谓双向降糖机制,一是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使空腹血糖下降;二是近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活性,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降低餐后血糖。这一双向降糖机制共同促进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下降,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据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微血管病风险降低约37%。 当今医学界的共识认为,二甲双胍是降糖化血红蛋白最强效的药物之一,与磺脲类相近,强于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及格列奈类。 心血管病是导致60%-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25毫克/分升,主要血管事件、冠脉事件和卒中分别下降14%、16%和10%。现有的口服降糖药中,只有二甲双胍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可达10毫克/分升,并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使血压轻度下降。此外,二甲双胍对抗腹型肥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并能改变纤维蛋白血凝块的结构,使之易于溶解,从而降低血栓的危险;改善冠脉血流储备,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之所以强调二甲双胍是肥胖糖尿病患者首选用药,是因为现有多数口服降糖药在服用期间,可增加体重1-5公斤;而二甲双胍不仅不会增加服用者的体重,还能降低腹型肥胖的发生率。但这并不是说二甲双胍不能用于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已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证明,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并无差异。同时应当指出,由于中外有关诊断标准的不同,在国内体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数量患者的腹围已经达到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而循证医学表明,腹型肥胖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指标之一,应用二甲双胍恰到好处。当然,具体应用时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如果患者体重或体质指数(BMI)偏低,在服用二甲双胍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出现下降趋势,可换用其他降糖药。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21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