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关于糖尿病治疗的错误观点,并因此增加了糖尿病致残、致死悲剧的发生。以下情况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五种认知误区,希望能够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误区一:打胰岛素会成瘾。这是不对的,因为胰岛素不是毒品,不会导致依赖。
误区二:把胰岛素留到最后再用。国外已有“对新发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不用降糖,只需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就能维持血糖正常”的文献报道,并且在专业领域衡量一个国家糖尿病的治疗水平,胰岛素的使用比例是其中一个标准。如果坚持“把胰岛素留到最后再用”,将痛失良机,甚至遗憾终生。
误区三:吃了药或者用了胰岛素把血糖降低了,就安全了。临床研究证实,这种观点是错的。专家说,不但要控制好血糖,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等,使这些指标都达标。很多患有糖尿病足需要截肢或者因为糖尿病肾衰需要透析的患者,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即发现糖尿病后,没把血糖和其他指标控制达标。
误区四:吃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许多患者以为南瓜、苦瓜、蜂胶等有降糖作用,吃了这些食物后,有人甚至把降糖药停掉,这是非常危险的。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医嘱,坚持服药。
误区五:有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水果或点心了。
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完全不能吃的东西,也没有一定能吃的东西。其原则是吃了以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度上升。因此,要注意每次的摄入量不能太多,不能太甜,汤水不能太多,特别是避免吃汤泡饭。同时,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
胰岛素替代疗法能很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比较普遍,而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中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认为糖尿病患者一旦用胰岛素治疗,就像吸毒一样会“上瘾”,产生依赖性而从此终身抛不掉。这种看法不科学,或许这是出于对注射和吸毒的联想而产生的恐惧。
一个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依赖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控制病情,是由本身疾病的性质所决定的。所有的 1型糖尿病和部分病情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功能已经衰竭,不能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因此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否则就无法维持生命活动。传统的医学理论和经验认为,对于多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胰岛细胞功能尚好,用适当的药物可以刺激胰岛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或者采取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被机体充分利用的办法而达到正常的血糖水平,因而他们不需要依赖胰岛素。但在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了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功能不全的胰岛因无法通过药物调节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而必须短期使用胰岛素。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停掉胰岛素,恢复原来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这也说明使用胰岛素“上瘾”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病情较轻,也主张尽早使用胰岛素。
病人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体内大约已有 90% 的胰岛 B 细胞受到损伤,但其中的 40%50%B 细胞是有可能恢复的。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可迅速解除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作用,同时也可让未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充分休息,使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这是利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新的认识和发展。 2型糖尿病患者,用注射胰岛素治疗一个阶段后,在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功能后再停用注射胰岛素,改回口服药治疗,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仅凭饮食和运动控制,就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水平。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28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