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与牡丹并称为“花中两绝”。古人认为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则被称之为“花相”。李时珍曰:“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同牡丹的雍容华贵相比,芍药更显风姿婥约,我国古典小说中常有以“烟笼芍药”一词来形容美人的。
芍药的花期较晚,多开于“凡卉与时谢”的暮春时节,此时百花已开始凋零,唯芍药含苞欲放,独占春尾,因此有“殿春客”、“婪春尾”等别称,苏轼就写过“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的诗句。
芍药之名最早见诸于文字大概要数《诗·国风·郑风·溱洧》了,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春日,青年男女在溱河、洧河边踏青携游,尽情嬉戏。依依惜别时,互赠芍药以表达离别之情。芍药有“离草”之名,又名可离、何离、将离。汉《韩诗外传》:“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亦犹相招召赠之以文无。”文无是中药当归的别称。按古代习俗,在与亲人故友离别时,每每赠之以芍药;在思盼远方的亲人时,往往寄之以当归。
芍药入药首载于汉《神农本草经》,以根供药用。晋陶弘景始称芍药之根有赤、白两种。至宋,已明确地将芍药分为“色白多脂肉”的金芍药和“色紫瘦多脉”的木芍药,这和现代中医使用的白芍和赤芍已基本一致。白芍和赤芍都是芍药的根。《本草纲目》认为,“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此说似未得当。白芍和赤芍的主要区别在于:白芍为芍药栽培品的根,采集后经水煮、去皮后晒干而得;赤芍则为野生芍药的根,采集后直接晒干供药用。
白芍功能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中医用于妇科诸证的经典方四物汤,用于腿脚挛急、腓肠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芍药甘草汤,现代临床用于慢性肝炎属肝郁脾虚证的逍遥散等,都是在组方中重用白芍的著名方剂。赤芍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药。中医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的桃红四物汤,现代临床用于中风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用于急性白血病、肝昏迷、败血症等危重病症的犀角地黄汤等方剂,赤芍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对于白芍和赤芍功能上的差异,古人有过很多论述。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曰:“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此说言简意赅,是比较中肯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67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