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用药误区大盘点

besoo2021-10-18  75

导读:误区1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无须用药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进行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给予药物治疗。 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都不能控制达…

误区1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无须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进行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给予药物治疗。 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都不能控制达标,而持续高血糖反过来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使血糖能够尽早控制达标,解除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保护和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新版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 误区2东施效颦,忽视个体化用药 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及伴随病情况差别很大,因此,药物治疗应当个体化,换言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切勿随意“跟风”,贪“新”求“贵”。记住: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 误区3同类药物联用 口服降糖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若干种类,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如达美康与美吡达、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等)合用,同类药物合用非但不会使药效倍增,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误区4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 人体的内环境对血糖骤变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应当稳步下降。许多患者为了把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采取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的办法,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误区5用药方方不正确 疗效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要选好药;另一方面要用对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副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误区6急于求成,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服用一段时间之后,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刚用药没几天,见血糖下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没效而急于换药,这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它药物联用。 误区7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病人认为,是药三分毒,由于担心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因此,在药物使用上常常是“见好就收”或干脆拒绝用药,这种做法实属不当。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不良反应仅见于个别患者,往往在停药后可消失,不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需要指出的是,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失活,并经过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药物排泄障碍,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须格外慎重,尽量选择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如糖适平、胰岛素)。

糖尿病友用药误区大盘点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7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