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问: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那几种?答:所谓口服降糖药,主要指西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和拜糖平三种。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有D860(甲磺丁脲)、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其中…
问: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那几种?
答:所谓口服降糖药,主要指西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和拜糖平三种。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有D860(甲磺丁脲)、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其中优降糖作用最强,美吡达作用快而短,达美康作用时间较长,糖适平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食欲,减少糖类的吸收,同时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其中降糖灵已近淘汰。拜糖平属于第三类口服药,此类药主要是抑制糖类的分解,缓解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其次,在国外还有三类新药正在开发中,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邢小燕
问:糖尿病病人是否都必须使用降糖药物?
答:糖尿病病人都得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那么他们是不是都得吃药、打针?Ⅰ型糖尿病病人当然得打针,但Ⅱ型糖尿病病人就不一定了,有人统计过Ⅱ型糖尿病病人约有20%不需要用降糖药物,单凭饮食和运动疗法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北京协和医院的作法是如果一个Ⅰ型糖尿病病人初诊时空腹血糖不到11.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到16.7mmol/L,就说明病人胰岛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此时应嘱咐病人好好控制饮食,加强锻炼1个月以观后效。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一开始病人血糖就很高,比如说空腹血糖高于200mg/dl,餐后两小时高于300mg/dl,那就得及时用药了。如果空腹血糖高于300mg/dl,尿中有较多的酮体,就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了。
问:什么情况下糖尿病病人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答:以下情况病人应避免运动或减少运动量:(1)血糖控制很差。过量的运动可能引起血糖的进一步的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此时要严格选择好运动方式,并掌握好运动量,以避免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及下肢坏死的发生;(3)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变。病人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通透性增加,过量运动可增加眼底病变,甚至引起眼底较大血管的破裂出血,影响病人的视力,所以也不宜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4)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过量的运动会使肾脏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加快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此类病人也不宜较剧烈的体育锻炼;(5)其他应急情况。包括各种感染,心或脑血管病尚未稳定之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恢复期。当然,除了存在急症情况外,糖尿病病人没有完全卧床休息的必要,而应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那怕是局部锻炼。关键的问题在于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适宜。
问:糖尿病病人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糖尿病病人在运动中应注意:(1)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2)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有及时加餐的时候,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急性血糖增高;(3)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4)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等情况可能发生;(5)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当然,对于运动可能带来的这些问题,只要是掌握好适应症,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监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问:运动对糖尿病人有什么益处?
答: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体育锻炼对糖尿病人有很大益处,这些一出至少包括:(1)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人发现,糖尿病人通过体育锻炼,血糖和糖耐量有所改善,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也有下降。这说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这种改变即使不伴有体重下降也可以出现;(2)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体育锻炼可增加糖尿病病人对血糖和血脂的利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3)有利于病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锻炼除了降血脂外还能还能使病人的血液粘稠度下降,红细胞的变应性增强、使各种脏器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这些都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4)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能使糖尿病病人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得以清除,肌肉的量和体力有所增加;(5)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
问:如何计算糖尿病病人一天应该摄入的总热量?
答:糖尿病人必须进行总热量的控制,那么他们到底应该怎样决定每天应摄取多少热量呢?一般来说,糖尿病人的总热量取决于年龄、性别、体重、体力活动强度,年纪轻、男性、体重较轻、体力活动大者每天摄取的热量可稍偏大。如果病人正处于儿童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每天摄取的总热量,特别是蛋白质摄入量还可以更多一些。习惯上按体重和体力活动的情况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的总热量可在15~50千卡(63~210千焦),详细计算方法见下表:
体重特点 卧床 轻体力 中体力 重体力 消瘦 20~25(84~105)35(146) 40(167) 45~50(188~209) 中等 15~20(63~84) 30(125) 35(146) 40(167) 肥胖15(63) 20~25(84~105)30(125) 35(146) 注:热量【千卡(千焦)/公斤体重/天】
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重特点以及每天的活动强度,先计算出每天到底应该摄取多少热量,然后再进一步计算自己对各种食物应该吃进多少才比较适宜。
问: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答: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是最为重要的,任何一种糖尿病类型,任何一位糖尿病病人,在任何时间内都需要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可以说,一位病人可以不需要药物治疗,个别病人可能无法进行体育锻炼,但对任何一个糖尿病病人来说,没有饮食治疗,就没有糖尿病的满意控制。糖尿病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能力的下降,餐后血糖就可能升的很高,,以致达到严重危害健康的水平。另外饮食不当,摄取热量过多,也可使病人的血压升高、体重增加,而这些改变对一个糖尿病人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每个糖尿病人都必须把合理控制饮食作为向疾病作斗争的必要手段,终身进行饮食控制。随便说一下,饮食控制不只是对于糖尿病病人,而且对每一个中年以上的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养生之道。
问:什么样的糖尿病人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答:(1)Ⅰ型糖尿病病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保护胰腺。(2)口服药物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消瘦者,这类病人不打胰岛素就难以控制血糖,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较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如糖尿病合并感染、肺结核、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以及内外妇儿科急症、外伤手术等。(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肾病、末梢神经炎等。(5)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一般主张,糖尿病准备怀孕时就应开始注射胰岛素,使血糖获得最好的控制,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孕妇的分娩。
问: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什么好处?
答:胰岛素治疗确实有很大好处,主要是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蛋白、脂肪、水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治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长、生活与工作。其次,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一种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它的副作用最小。第三,使用胰岛素的费用相对口服药物要少。
问:血糖控制良好,患者能否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
答:部分病人,由于血糖稳定后,身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这样就需要减量或停用药物。但是需要在监测血糖的前提下进行。另有一部分病人,开始时血糖就很难控制,需要的药物量很大,不能轻易减量或停药。一般来说,只要不出现低血糖反应,就不需要减量、停药。
问:糖尿病病人忘记吃药应该怎么办?
答:这主要是决定于忘记服的是那一种药和什么时候才想起来的。一般来说,忘记服药可能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所以最好是想起来就补上,晚吃总比不吃的好,特别是耽误时间不长,及时补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值得注意得是磺脲类药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如果接近于下顿饭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有可能由于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症,这时就不一定要补服了。如果有血糖仪,应该查血糖后再做决定。
问:为什么要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答: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防治提出的口号是“减轻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这个口号道出了糖尿病教育对防治糖尿病的极端重要性。目前,因为对糖尿病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了。有人发现,多数糖尿病病人得到明确诊断之时,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中患糖尿病7至10年之久,许多病人已经有了相当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甚至已经到了失明、肾功能衰竭或截肢的边说。许多人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觉得“能吃能睡,不痛不痒”,“没有什么了不起”,结果延误了病情。许多人不知道糖尿病应怎样检查、怎样处理,或者有病乱投医,是病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任其发展。所以,大力发展糖尿病防治知识,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懂得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如何检查、如何治疗是极为重要的。进行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教育,就会是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明显下降,使个人、家庭、单位、国家免受很大的损失。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不是做的太多,而是做的太少。忽视糖尿病的宣教工作是极为错误的。
问: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应如何配合治疗?
答:糖尿病人需要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发生联系。其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糖尿病病人的家属。所以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对其病情的控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家属必需要理解和关心糖尿病病人,而不要应怕脏、怕麻烦而嫌弃他们。要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一个亲密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要认识到控制好糖尿病人的病情,避免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是糖尿病人及其家属的共同利益所在,自觉鼓励和帮助病人搞好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督促他们按时服药,并做好糖尿病的监测,使他们的病情得到最为满意的控制。第三,糖尿病病人的家属要不断学习糖尿病的防治方法,丰富有关糖尿病,特别是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症等急性并发症的经验,以便及时发现危险病情,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问:糖尿病病人能否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答:对糖尿病病人寿命的最大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坚持正确的治疗和监测,直到70岁,甚至是80岁以上还健在的例子。所以说问题不在于能不能长寿,而是如何才能做到长寿。要做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正确对待糖尿病,保持乐观、宽厚、豁达的心态。其次是长期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使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保持基本正常的水平,记记得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第三是对糖尿病进行系统的监测,如果有控制不佳或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及早有效地予以治疗。做这几点,糖尿病病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了。
问:糖尿病人能否参加正常的工作?
答: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病人在得到良好控制时,完全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首先让病人有机会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病病歪歪的无用之人,而是社会所需之人,以保持工作和生活的自信心;其次使病人得到广泛接触他人的机会,增加生活的乐趣,保持生活的愉快。第三是使病人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对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不无帮助,最后可是病人保持较高的收入,以减轻他们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但糖尿病人不是健康人,自己必须记住这一点。在单位要做自己适合做得工作。做到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危险的环境,高空作业,以及其他不规律的工作。
问:糖尿病人在赴宴时应注意什么?
答:糖尿病病人当然可以赴宴,这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但必须时时记住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坚持正确的饮食治疗原则。否则一到宴会的场合,就忘乎所以,大吃大喝,把一切都置之脑后,结果造成病情的波动,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样作对身体是很不利的,必须尽快避免。我们主张糖尿病人应该坦诚的告诉别人,自己有糖尿病。让他们知道自己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既使碰上布菜、敬酒、劝烟的场合,也决不动摇。
问:糖尿病病人能否出差或旅游?
答:糖尿病病人完全可以出差或旅游。值得注意的是外出活动总会伴发一些生活规律的变化,关键问题是病人要学会在这种变化中妥善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坚持用药,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变化对病情控制的影响。首先病人要尽量不使作息时间有明显的改变,要知道只有按时起床和休息,按时吃饭、按时服药才能维持病情的稳定。其次是要注意坚持饮食控制,不能吃的东西不要吃,不该喝得东西不要喝特别是不要酗酒和吸烟。第三是要避免过度劳累。第四是要按时服药,不提倡为了外出方便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的作法。最后要注意病情监测,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尿糖和尿酮体试纸,如有血糖仪用于血糖的检测就更加方便。
问:为什么糖尿病病人必须过有规律的生活?
答:糖尿病病人的生活必须规律,否则难以取得血糖的良好控制。人的生命活动是有一定规律、一定周期的。所以,糖尿病病人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打针吃药,活动量应该是多大,什么时候该休息,都是有一定之规的,随便打乱这种规律,势必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而影响病情的控制。所以糖尿病人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及定时定量地进餐、锻炼和用药。
问: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答:老年糖尿病应注意:(1)需要反复、耐心地宣讲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部分老年病人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病友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生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而不能嫌他们絮叨,罗嗦;(2)更提倡平衡饮食及少量多餐的原则,即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又防治营养不良。(3)适当锻炼:要选择适合于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方式和总量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4)药物治疗要适度:要防止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但是特别小心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5)多查血糖,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老年人有时肾糖域增高,尿糖偏低,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定期检查血糖是必要的。另外,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机会比年轻人多,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问:妊娠糖尿病的特点?
答:治疗妊娠糖尿病第一条依然是早诊断、早治疗,应提倡每个孕妇都查血糖的做法,以发现掩藏的糖尿病。确诊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妊娠的处理,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并发症重的病人应建议其引产以终止妊娠,否则对大人,孩子都十分不利。可以继续妊娠的妇女早在治疗中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多学点糖尿病以及怀孕、生产和哺乳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利于应付不同的情况;(2)饮食控制可以适当放宽;(3)要坚持适量的运动:糖尿病孕妇也必须坚持锻炼身体,这对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对顺利分娩都是有好处的,当然运动的方式和总量要符合妊娠的特点;(4)除饮食控制就可以使血糖控制稳定外,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及新生儿乳酸性酸中毒等等;(5)以血糖为指标来观察病情控制:三分之一的孕妇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更多的患者尿糖过分敏感,容易产生误导;(6)勤到医院去检查:糖尿病孕妇比单纯的糖尿病或者单纯的妊娠要复杂的多,所以随着孕期的进展,要逐渐增加就医次数,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注意糖尿病孕妇及其胎儿的检测,同时做血糖、尿常规、肾功能和腹部B超,并注意肝功能、血脂及眼科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妊娠的周数、胎儿的健康程度、糖尿病机器并发症的程度,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结束妊娠。
问:糖尿病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包括以下五条:(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2)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3)运动疗法,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正常和身体健康。(4)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脂、降压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状态。(5)糖尿病病情的监测,使病人定期得到血尿等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答: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有三条:(1)使病人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盐、及酸碱代谢保持平衡,避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具体的说,也就是使糖尿病人血糖、蛋白质、血脂值、以及血液中的水、盐份和酸碱度都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2)使病人避免或延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轻这些并发症所造成的失明、尿毒症、肢体残废和过早死亡。(3)使病人能够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有从事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的能力,享受和非糖尿病者一样的高质量的生活就以及基本相同的寿命。
问:测定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有什么意义?
答:血胰岛素和C-肽是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指标。血胰岛素的测定受是否使用胰岛素的影响较大,而C—肽的测定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要想了解自身胰岛素分泌的全貌,需要测定空腹和餐后的胰岛素以及C-肽。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很低,而且难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大多数也是低的,进餐后胰岛素和C-肽的高峰出现的较晚,但在血糖控制较好以后,他们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可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少数人胰岛素及C-肽水平不低甚至是升高的。糖耐量低减者常有高胰岛素和C-肽血症出现,但是服糖或吃馒头后的胰岛素及C-肽高峰后移者很常见。
问:糖尿病眼病有那些?
答: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非常之大,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双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者高出25倍,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可以影响从外到内各种组织结构。比如说,糖尿病可使角膜溃疡的机会增多,可因眼睛内房水回流不畅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生率,可使白内障发生的早而且严重等等。在这些眼病中,最常见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的是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问: 什么是糖尿病足?
答: 糖尿病人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5至10倍,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引起肢体残废的重要原因。典型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其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性 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足部坏疽很难愈合,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
问: 什么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答: 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等等,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和其他代谢失调造成的。
问: 糖尿病是否遗传?
答: 糖尿病是有遗传的。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肯定比非糖尿病人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如果父母双亲都是糖尿病病人,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大。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均有遗传倾向,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使这些人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与Ⅰ型相比,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子女就一定得糖尿病。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其子女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不超过10.0%。
问: 什么是酮体?
答: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它们是脂肪在肝脏内分解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血中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mg/dl,尿中也测不到酮体。所以正常人尿通体应该是阴性。当体内胰岛素不足,脂肪分接过多时,通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酮体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
问: 什么是胰岛?
答: 胰岛是指存在于胰腺中能分泌胰岛素的一些特殊的细胞团。胰腺在胃的后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分泌胰腺等消化液的外分泌组织,胰岛则是胰腺内散在分布的细胞团,胰岛有100-200万个它们是胰腺的内分泌组织。每一个胰岛都包含至少四种细胞:A细胞分泌胰升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各种细胞分泌不同的激素,这些激素互相调节,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中B细胞含量最大,分泌激素的量也最大,所以说分泌胰岛素是胰岛最主要的功能。
问: 一天中血糖是怎样变化的?
答: 一天中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规律为餐前血糖偏低,而餐后血糖偏高。但正常人的血糖,无论是空腹时还是饭后,都保持一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变化的幅度不大。一般来说,凌晨三,四点钟血糖处于最低点,但多不低于3.3mmol/L。以后逐渐生高。正常人空腹血糖应在3.3-6.1mmol/L的范围。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血糖往往最高,一般在10.0mmol/L以下,最多不超过11.1mmol/L。
问: 什么是血糖?
答: 糖的种类有很多,但血糖只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其他糖类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称之为血糖。例如,双糖和多糖必须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而果糖和半乳糖等别的单糖也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称为血糖。血糖是可以用化学方法测定的,现在最好的测定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问: 糖尿病的治疗
答: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虽不可治愈,但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个半医生”,一个医生是内分泌科医生,而“半个医生”就是患者自己或家属。实践证明,这“半个医生”是良好控制和巩固疗效的基础和关键。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简称IDF)资料,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群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本人,仍有50%-80%对糖尿病不甚了解。这多么令人担扰啊!为此,IDF向全世界呼吁:降低无知的代价!无知纵容了“糖虫”在患者体内肆无忌惮、贪得无厌地咬噬;无知也助长了“糖虫”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富裕地区的流行。
最近,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大“法宝”。
一、饮食控制: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WHO倡导人群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 二、运动疗法:要因人而异,中等强度,持之以恒,每次10-30分钟,如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划船、登楼等。 三、药物治疗:要坚持服药,定期随访,不断调整,注意低血糖发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到各级医院糖尿病(或内分泌)专科就诊,千万莫上某些庸医的当。 四、血糖控制:检测血糖比尿糖准确、可靠。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简易血糖仪,家庭使用颇为方便。要注意餐前和餐后两小时多点动态检测,使血糖真正得到良好控制。 五、糖尿病教育:一位国际知名的糖尿病教育家最近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
问: 糖尿病病人宜吃哪些蔬菜?
答: 吃蔬菜有利于降低血糖,可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感,保持大便通畅,对糖尿病的控制很有好处,所以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问题是吃什么蔬菜更好,吃多少蔬菜合适。糖尿病病人因为控制主食,减少脂肪和肉类的摄入,所以可能会有饥饿感,特别是饮食控制初期。绿色蔬菜相对来说含糖、脂肪和热量更低,每天的入量可不做严格限制,也就是说,在进适量的主食和动物性食品及油类之后,白菜、菠菜、卷心菜、油菜、莴笋、韭菜、黄瓜、冬瓜、柿子椒、西葫芦等绿色蔬菜管饱,多数人每天吃0.75公斤左右比较适宜。有色蔬菜如西红柿、南瓜和茄子等实际上含糖量也不高,也是可以吃的。有人认为胡萝卜、洋葱和蒜苔含量将近10%,吃蒜苔过多不利于血糖控制。
问: 肥胖糖尿病病人如何减肥?
答: 肥胖,特别是“苹果形肥胖”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减肥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减肥前,首先要计算自己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记录并保存一个基本材料。减肥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控制热量和加强体育锻炼。有的人对减肥失去信心,他们自认为“天生就是胖命,喝凉水都长肉”,这种说法是不够客观的,也是不利于减肥的。按照物质不灭的规律,体重增加(水肿的情况不算在内)的唯一原因是热量的摄入超过热量的消耗;减肥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到“入不敷出”,只要每天摄入量低于消耗量,体重自然就会下降。还有的人迷信减肥食品或者酚氟拉明等减肥药物,误认为只要使用减肥食品或药品,就不需要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了,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多种减肥食物和药物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最有效的、最天然的,也就 是最好的减肥方法,并且还控制了热量和体育锻炼,减肥食品和药品应被看作辅助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少人来说,体育锻炼在减肥过程中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如果现在每天吃得已经很少,总热量控制已十分严格,那唯一的方法应该是加强体育锻炼。
问: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吃海产品?
答: 海产品包括海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品种,这些食物很好吃,营养丰富,能提供给人大量的优质蛋白、脂肪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又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碘等类元素,所以说海产品是一种很好的食品,糖尿病病人吃一些海产品是有利无害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种海产品含脂肪量,特别是胆固醇量超标,如每克虾皮的胆固醇量甚至比猪肝和羊腰子还高,虾、蟹类所含胆固醇量也高,所以,这类海产品也不宜无限度地食用。当然,有些海产品含脂肪和热量较多也是不宜过多食用的原因。
问: 糖尿病病人每天吃多少粮食比较适宜?
答: 糖尿病病人必须控制主食,那是不是每天吃的粮食越少越好呢?实际上并非如此。现在多数人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热量组成中,粮食所占的比例在50%—60%比较适宜。具体地说每个糖尿病病人每天主食摄入量一般应在200—400克,男性,年纪轻,偏瘦而且体力活动量较大者可以每天进主食350—400克,女性,年龄大,偏胖而且体力活动量较小者每天宜进主食200—250克。此处主食是指干重,而不是成品主食的重量,病人或家属可准确称量一定量的干粮食,做成米饭或者面食,以对这些粮食制成的主食有个重量或体积上的比较确切的概念,以后则可以此为准。在计算主食入量时,少量的豆腐、粉条、土豆可不予计算,但在较大量进食此类食物时,还应适当减少主食量。
问: 糖尿病病人能否接受手术治疗?
答: 糖尿病病人可以进行手术,但必须注意到糖尿病病人的特殊性,给予必要的处理。首先是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糖尿病病人的抵抗力比较弱,手术感染的机会较多,加上做麻醉和手术对于病人来说都是应激状态,都能使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多,导致血糖的波动,这对糖尿病病人是不利的。所以,糖尿病病人的手术应在血糖控制比较满意,又没有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当然,如果是急性疾病必须立刻进行手术,就不必拖延,以免贻误病情。有时这些急性疾病与糖尿病控制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其次是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糖尿病监测和处理问题也值得注意。糖尿病的满意控制不但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而且也是病人术后得以良好恢复的重要条件,所以术中和术后都必须将糖尿病控制到满意为止。对糖尿病控制不太满意或者手术中必须禁食一段时间的病人,要积极采用胰岛素治疗,以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时期,尽快地得以康复。
问: 糖尿病病人能否结婚与生育?
答: 糖尿病病人在良好的血糖控制下,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保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享受与正常人同等的寿命,同样,也可与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糖尿病病人毕竟不同于正常人,有代谢紊乱,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且糖尿病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糖尿病病人结婚固然无碍,但欲生子,必须遵照几个原则:第一是不宜多生,因为每一次怀孕和分娩都会给患糖尿病的妇女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而且有一定风险;其次,如果患糖尿病的妇女打算生子,那么迟生不如早生,因为无论如何,随着病程的加长,各类并发病,尤其是肾脏和眼科并发症总会加重,所以晚生的风险更大;第三要在血糖控制最满意之时怀孕,最好是有了怀孕的打算时就改用胰岛素积极控制好血糖;最后,在整个妊娠期间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要把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使病人能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问: 糖尿病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会受到影响?
答: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都是胰岛素依赖型的,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早在胰岛岛素发明并用于临床之前,儿童糖尿病病人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他们常在很小的时候就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感染而夭折。胰岛素的问世使这类病儿的预后大大改观。但是儿童糖尿病的处理确实有其复杂性,一方面他们也像成年人一样需要控制饮食,另一方面他们又正处于生长发育而需要大量营养的阶段。所以糖尿病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正确地掌握好糖尿病五条治疗原则。糖尿病控制对糖尿病患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使患儿得到满意的糖尿病控制,他们就能获得正常生长发育的机会。
问: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答: 儿童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在谈到治疗原则时必须予以注意: (1)年龄小,认知性较差:儿童糖尿病病人一般发病于小学或者中学阶段。由于孩子小,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糖尿病应该怎么综合治疗在了解和理解上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家长和医师更加细致和耐心地帮助和指导。 (2)饮食控制较为困难:孩子嘴不馋的不多,其他同龄儿童都能吃各种好吃的东西,而他们却必须受到限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家长和医师也应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给予指导,提出要求。另外,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饮食治疗方面提倡用计划饮食来代替控制饮食。 (3)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大:孩子多爱玩,好动,运动量难以控制,在这方面,家长和医师也应给予关怀,不使其不动,也不使其过量运动。 (4)必须使用胰岛素:儿童糖尿病在药物治疗上的特点是,他们绝大多数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要做长期打胰岛素的精神和物质准备。 (5)监测可较多地采用尿糖:和成年糖尿病病人一样,糖尿病儿童也需要经常做血糖检查,但儿童天天上学,采血比较困难,所幸的是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虽可较大,但他们的尿糖与血糖相符率较高,所以可以用监测尿糖的方法来观察病情的变化。 (6)青春期问题:青春期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好发年龄,也是血糖波动和胰岛素需要量较大的时期,对这个问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
问: 糖尿病并发症能不能预防?
答: 糖尿病都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当然也可以预防。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及早发现糖尿病,特别是发病隐蔽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发生糖尿病的蛛丝蚂迹也不要放过,而且定期进行有关糖尿病的体格检查,以期尽早发现糖尿病,不要等到糖尿病已发病多年,满身并发症时再来看病,那时并症逆转的机会就可能大大减,甚至丧失贻尽了。第二点就是发现了糖尿病后不要紧张焦虑,但要积极对待,正确处理,尤其重要的是要把血糖控制在基本满意的水平,当然血脂、血压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只要把糖尿病控制好,就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问: 一般人应如何防止自己得糖尿病?
答: 既然现在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对人类威胁这么大,我们一般人到底能做点儿什么,才能使自己得糖尿病的可能降到最低水平呢?个人认为,人要是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那就是“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这是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多学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等;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四个点儿”,我想糖尿病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问: 糖尿病能不能预防?
答: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根治的手段,但糖尿病肯定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的预防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糖尿病的预防,也就是说让能够不得糖尿病的人不得糖尿病;其次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要及早发现,积极正确地治疗,使病人不得糖尿病的并发症;第三是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就是说有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要好好治疗这些并发症,使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残废和过早死亡的比例降到最低水平。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高的基本原因,那就是遗传的易感性、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以及检测手段的改进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健康教育,即大力进行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尽量使糖尿病及其预防手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民动员起来,忽视和低估糖尿病教育意义的做法是错误的。第二就是健康促进,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糖尿病知识上,而必须使我们自己尽快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采取正确的、科学的饮食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少饮酒、不吸烟,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使糖尿病和其它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对整个人群,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筛查,以期尽早地发现和有效 治疗糖尿病。
问: 糖尿病能不能根治?
答: 作为糖尿病人,渴望自己的病情能有办法根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暂时就没有可能治愈了。一切中西药物、保健品、食品和其它糖尿病治疗手段,如果有人说能根治糖尿病,那至少是夸大其辞,有些还可能是巫医假药,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轻信谣传,随意终止正规治疗,以至贻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表现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糖尿病病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糖尿病监测,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使血糖始终控制在满意水平,这样就可以使病人享有与非糖尿病者一样的高质量生活和基本等同的寿命。
问: 如何诊断妊娠糖尿病?
答: 孕妇也是正常人,所以原则上讲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该与一般人一样。也就是说仍用空腹血糖等于或高于140mg/dl(7.8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200mg/dl(11.1mmol/l)的标准诊断糖尿病。考虑到妊娠这一特殊情况,可以加上一个辅助条件,那就是糖耐量低减的孕妇应按糖尿病处理,以求得病人母子的平安。但是美国有些学者认为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要比非妊娠者大得多,所以应该有其特殊的一套诊断指标。如有人认为对怀疑有糖尿病的孕妇来说,应该先用50g葡萄糖做筛查,如果服糖后1小时时血糖高于一定水平者,再做一次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一套独特的标准来判断她是否有糖尿病。个人认为这样做未免有点复杂化,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也不易记住,不如采用一般人诊断糖尿病的共同标准,但是处理上更加积极,就是说妊娠糖耐量低减也按糖尿病来对待,使用胰岛素治疗更为方便。
问: 如何根据化验结果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答: 糖尿病病人关心自己糖尿病的类型,特别是“依赖型还是非依赖型”这个问题。这种心理很容易理解,所以总有人要求查查胰岛功能,好决定是否要打胰岛素。与判断糖尿病类型有关的化验包括:(1)遗传学指标:有些人认为白细胞抗原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所以查查白细胞抗原的类型,有时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2)免疫学抗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可能有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这些抗体阳性,病人很可能是依赖型的,但阴性不见得就一定是非依赖型的;(3)尿酮体:依赖型病人尿中经常有酮体,而非依赖型的病人则只有在感染、发烧、饥饿、外伤以及重大情绪波动时尿中才出现酮体;(4)血胰岛素和C-肽:依赖型病人水平多很低,非依赖型则不一定。当然,依赖型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以不低,反之非依赖型患者在血糖控制很差时胰岛素和C-肽水平也可以很低;(5)血糖:依赖型病人的血糖往往很高,特别是空腹血糖很高,相比之下,非依赖型病人空腹血糖一般不是那么高。当然,血糖高低也是相对的,很难划一条线作为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的分水岭。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化验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即使做了化验,也还是难以分型,主要还得根据临床表现,特别是出不出酮体、是否消瘦、年龄如何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问: 糖耐量试验前和试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糖耐量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1)试验前三天要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的进量,一般来说这三天中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应低于250g(5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9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